正文 在開放的平台上構築產業鏈(1 / 2)

在開放的平台上構築產業鏈

封麵報道

作者:阮青

“目前投產的雲平台很多,工業企業的雲平台很少見。”萬國數據服務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權說,建工業雲平台,成都是西南地區首個城市。張權所說的成都工業雲平台是成都市推進兩化融合的重要特色之一。華為和萬國數據是該項目的合作夥伴。

“萬國數據與華為雲計算正式合作始於成都工業雲項目,主要因為華為作為本土廠商,提供了一個非常開放的平台。”張權表示,萬國數據多年來一直專注於數據中心建設,以及雲計算、IT外包等增值服務,在為政府服務過程中,一直希望能選擇一家有實力且開放的公司進行合作,經過與華為雲計算團隊一段時間的接觸,最終達成共識,形成了正式合作。

華為的比較優勢

萬國數據此次與華為雲計算的合作是全方位的,從硬件層,包括服務器、網絡、存儲設備,到虛擬化係統和雲管理平台等,均采用華為產品。

這也是很多廠商選擇華為作為合作夥伴極為看重的一點——華為在雲計算基礎設施提供方麵有豐富的產品線,通過開放的平台為合作夥伴提供集成的行業雲計算解決方案提供了先天的便利,同時具備本地化服務能力,這是很多競爭對手無法兼具的比較優勢。

萬國數據同時也與VMware等雲計算廠商合作開展業務,VMware在虛擬化和雲計算基礎架構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市場占有率較高。不過在張權看來,華為的雲計算進步也非常快,功能特性方麵和VMware相當,在性能和係統容量上還有明顯的優勢;同時華為提供了一個開放的雲平台,服務能力有了深層次提升。

英特爾也對華為有著相似的評價。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何京翔介紹,英特爾與華為有超過10年的軟件合作,特別是華為提出雲計算策略之後的幾年,英特爾與華為的軟件技術合作有了質的飛躍。例如,雙方共同致力於OpenStack社區的創新,推動中國在開源社區的貢獻。英特爾還與華為雲計算產品合作開發Xen/KVM虛擬化平台關鍵技術,提升虛擬化環境下軟件的效率和可靠性。

何京翔認為,英特爾和華為能夠形成互補:英特爾擁有業界領先的計算平台技術。英特爾軟件與服務事業部,通過軟件不斷完善用戶體驗。華為在運營商市場深耕多年,是多個領域的市場領導者。“華為雲計算產品為英特爾提供了非常好的途徑,使得英特爾的技術更好地服務於全球的客戶。”何京翔表示,“華為的持續創新能力和對最終客戶的理解能夠幫助英特爾不斷提升產品特性,更好地服務全球雲計算產業。”

構建雲生態

合作夥伴對華為的信任,是華為近年來在雲計算領域不斷壯大的原因之一,也是華為不斷布局雲生態的重要成果。

以成都工業雲為例,這是一個麵向工業企業的信息化產品“超市”,企業可以通過這個平台隨時找到適合自己且“有保障、用得起”的信息化產品及服務。

服務平台以雲資源池為切入點,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的IaaS、SaaS服務套餐,這種創新的服務模式不僅支持可信的IaaS服務,還包括IT雲服務在內的多種SaaS業務,更重要的是還引入了電子商務、智慧園區服務和大數據服務等中小企業息息相關的服務,從而形成一個雲服務的生態鏈。

在雲計算生態建設上,華為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在今年5月9日,華為第一屆FusionSphere用戶論壇上,華為聯合11位合作夥伴點亮燈光,共同見證了FusionSphere用戶聯盟的成立,目前聯盟成員已經有150多家。在華為開放的雲計算平台上,傳統的係統集成商,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獨立軟件開發商ISV都可以構建自己的行業雲計算解決方案,提升自己的產業價值,並幫助自己的企業用戶實現向雲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