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的馬拉鬆
自今年1月以來,貨幣基金收益率呈現出持續下滑的趨勢。餘額寶6月底公布的資產淨值公告顯示,其規模達到5740億元,已經晉身為世界第四大貨幣市場基金。但與一季度相比,資產總量的增長正逐漸放緩。
對貨幣基金而言,流動性重於收益率,但是對用戶而言,卻並非如此,餘額寶收益率的下滑,已經一定程度影響到了餘額寶對用戶的吸引力。但年輕人尚未有更好的投資渠道。
餘額寶用戶調研結果顯示,在30歲左右的年輕人中,從未有過一年期以上定期理財經曆的用戶占比超50%,而沒有將大部分現金進行定期理財的用戶占比更是超過90%。但這些用戶卻又往往將大部分現金放在了餘額寶賬戶當中,原因就是定期理財資金使用不靈活,而餘額寶是靈活可用的。
和餘額寶一樣擁有流動性收益又高的招財寶正好滿足了這部分人群的理財需求。招財寶在定位上與餘額寶互補,並無縫對接,彌補餘額寶的流動性短板以及正在失去的收益優勢。餘額寶為做到支取“T+0”提升客戶體驗感,阿裏曾為此墊付大筆資金,後為緩解流動性壓力,對轉出資金設置了次數和額度限製。而招財寶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的模式,做到去中心化,把所有流動性的風險,分散到所有客戶的身上。
事實上,定期理財產品也可以獲得流動性,這並不是新鮮事。國內眾多P2P平台也支持投資者“贖回”所持有的未到期產品,如陸金所等,所采取的是“債權轉讓”模式,這種轉讓的需求是巨大的,以陸金所為例,據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介紹,目前陸金所的投資者中,半年後轉讓的客戶在10%到15%之間,而在90天之後就立刻轉讓的客戶達到了20%左右。
但袁雷鳴表示,“變現”功能並非“債權轉讓”。相關法律規定,債權債務關係變更需要通知到所有債務人,而P2P所采取的分散投資方式將會使這一過程變得極為繁瑣。“‘變現’功能實質上是用戶將理財產品質押,向平台上的其他用戶申請借款,這當中不涉及‘債權轉讓’問題,也不存在轉讓不出去的問題,隻是轉讓的價格會隨資金麵的變化有所波動。”
袁雷鳴打個比方,招財寶是通過互聯網方式,用時間的錯配完成了一場資金的“馬拉鬆”,在這場接力賽中,每一位“選手”隨時可以退出,隨時找到下一個接棒的人。而通過不斷有用戶的“接盤”,來實現散戶得到此前“大戶”才能得到的收益率。招財寶用戶還可以設置自己期望的收益,如果係統內有合適的產品招財寶會幫助用戶直接達成交易。這樣可以服務沒時間“精耕細作”的用戶群。
盡管本質上是一個餘額寶資金對接各類金融資產的開放式投融資對接平台,但袁雷鳴卻不認為招財寶是一般意義上的P2P平台。“P2P平台產品的收益普遍在10%以上,甚至超過20%。這種模式的背後,是客戶承擔了較大的信用風險,我認為是不可持續的。”袁雷鳴說,盡管身為投融資撮合平台,但招財寶選擇不介入風險識別、風險定價和事後風險承擔——這塊工作將由金融機構來承擔。招財寶的產品當然也會出壞賬,但金融機構會幫助過濾,給投資者的基本是無風險的產品。
據悉,為招財寶服務提供風險保障的有全國第一家國字號擔保公司——中國投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和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招財寶上銷售的產品由中國投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為用戶進行本息擔保。截至8月份,招財寶平台已到期的所有產品均實現本金與收益的100%兌付率,借款產品由保險公司、擔保公司和商業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提供本息保障。而眾安在線在用戶發起變現後會進行風險評估並且提供還款保障措施,從而在招財寶平台上生成一筆“個人貸” 借款,然後其他用戶通過招財寶平台購買或預約購買該筆借款。
目前,招財寶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未來供大於求時,會不會出現變現不成功?袁雷鳴表示,這樣的概率極低。“價格是調整供需的最好方式。價格會不會發生變化?取決於整個中國的利率環境。比如說整個中國利率環境急劇攀升時,有可能變現要遭受較大損失,但我認為出現這個情況的概率非常小。”袁雷鳴對招財寶的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