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連在家養了好幾天,身體漸漸恢複起來。隻是上次箭傷之後我未徹底病愈,又接著病了一場。如今雖親自配了幾貼養身妙藥服用,但到底損了些根基,氣色不複往常紅潤。
修養的這幾日,我足不出戶,可是還來不及收拾心情,一場規模空前的“口誅”已向我滾滾卷來——太子婚宴那****落水的事居然在帝都掀起了一輪高漲的謠言風波。聽磬兒的意思,明麵上大抵是這麼謠傳的。
太子大婚,景王妃意外發狂,悲絕之中於東宮碧雲湖離奇落水。
因為是明麵上的說辭,所以這句語焉不詳的話,已經算是最留口德,離事實最接近的版本了。
可是民心本好奇,再加上帝都本是那些所謂的名流雅士聚集之所。這些人吃飽了沒事幹,最大的嗜好就是挖掘風流韻事,最樂於,最擅長的也就是對風月之事進行捕風捉影,大肆編造。更有好事者將這件事與聖上賜婚景王時的謠言兩相結合,天馬行空的發揮想象力,胡亂臆測。然後,經過這些人改編,我落水之事儼然成了一曲蕩氣回腸的愛情絕唱。
版本一:景王妃與太子本是一對璧人,然而相愛易,相守難。景王貪慕王妃美色,枉顧兄弟情誼橫刀奪愛。而景王妃思念太子成狂,終在太子成婚之日投湖自殺。
版本二:景王妃思慕太子已久,未想選妃不成反嫁他人,遂與景王不合,遭至虐待。太子成婚典禮之上,景王妃大受刺激,當場與景王爭吵,被景王誤打落水。
版本三……
版本四……
凡此種種,不可盡言。甚至連我與太子珠胎暗結的話也給編排了出來,氣得我隻差嘔出血來,也氣得謙益幾日吃睡不寧。
這幾日,我聽到的謠言版本已不下十數個,無一個不是漏洞百出,幼稚膚淺。但對百姓來說,皇族生活離他們是遙遠的,誰又能分清其中真偽呢?
漸漸地謠言越傳越多,我開始發現這種漏洞百出的謠言都隱隱遵循了一個固定的模式,即保太子貶損謙益。所有的謠言中無論我是什麼角色,太子一定是受害者,至少也是此事最無辜的人,遭人同情。而謙益則必定是不擇不扣的惡人,橫刀奪愛,毆打虐待正妃……
顯然,這樣的謠言已開始脫離了風流韻事,茶後談資的方向。若說無人在背後操控就是自欺欺人了。所謂眾口爍金、積毀銷骨,這些大規模的謠言在短短幾天之內席卷了帝都各個角落,引起了極不好的風傳,除了對我與謙益的名譽造成了極大的損害之外,也開始有人將之引向兄弟倪牆。
就連朝廷官員也覺得事態擴大恐引起不必要的紛爭(暗寓諸王爭鬥),不利民安國定,因此禮部侍郎上書呈請皇上嚴查速辦。據大哥跟我說,皇上第二天夜裏召見了太子,乾坤殿內擯退左右,連皇上最親信的何公公都被趕到了門外守候。但皇上與太子的談話並沒有多久,隻持續了不到一炷香的工夫,太子出來時,臉色變得相當不好。
據當夜當值的太監們說,曾聽到皇上怒吼過一句,“爾選的好長史。”
隔天大哥就探得了消息,說是東宮長史失蹤了。接著皇上分別召見了謙益,楚王,越王,辰王,青王等六七位王爺。至於都說了什麼沒人知道。
不過這次召見之後,帝都之中謠言更甚了。還是拿我在東宮落水之事說項,隻是版本一下躥到了數十個,並且開始神怪妖魔化。
版本一:景王妃是鳥妖附身,喜宴上多飲了幾杯酒,忘形之下現出原形,被東宮碧雲湖的水神發現,對打起來,一神一妖在水中大戰三百回合,打得驚川河,動鬼神,終於鳥妖被水神趕走了。
版本二:景王妃乃碧天仙子,在碧雲湖上正跳仙舞,卻有小鬼來纏,與之相鬥不慎落水。
版本三:太子前世是條金龍,景王是條白龍,金白二龍偶得一粒仙珠,皆喜,白龍讓予金龍。今世太子為還白龍讓珠之義,撮合景王與景王妃有情人終成眷屬,而景王妃落水之時隱見前世,乃發現正是那粒仙珠……
版本四……
凡此種種,依然難以盡言。我雖知這批謠言對我無害,甚至還有解圍之效,卻仍有些哭笑不得。
這批謠言比之先前更見猛烈,大有洪水衝毀河道之勢。原本猖獗一時的那些中傷版本反而漸漸被這批妖魔版本湮沒無蹤了。
今夜纖雲舒卷,天朗風清,月華如洗。
謙益入宮未歸,大哥坐在我的花廳之中對我說這些的時候,臉上沒有太多表情,不過眼中精光閃耀,他道,“這才是高人手筆,謠言是堵不住的,唯有以更多的謠言衝毀它。妙招,妙招。”
旋即,大哥又鄭重對我道,“語兒,你若真對太子還存有情意盡早斬斷,看天色,風向可能要變了,千萬別做逆風之事。”
我當然知道大哥所謂“風向可能要變了”是何意思。隻是太子受封已近十年,皇上雖偶歎太子不智,卻也從未有過廢黜之意。再說太子仁厚孝義也一直頗受皇上稱道,皇上還曾表示太子有仁君風範。除此之外,眾王爺皇子中亦沒有出現過奪嫡爭儲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