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將內蒙古建成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基地的思考與建議(3 / 3)

(三)增強有色金屬資源保障能力

深入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抓緊製定並出台資源配置方式改革實施細則,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加大內蒙古有色金屬資源的勘查力度,抓好重點地區資源勘探工作,逐步提高資源自給率,重點在北山成礦遠景區、阿拉善成礦遠景區、狼山—大青山成礦帶、多倫—赤峰成礦帶、二連—東烏旗成礦帶、大興安嶺中南段成礦帶、得耳布爾成礦遠景區、梨子山—鄂倫春成礦遠景區等8個成礦區、帶開展有色金屬勘查工作,提交大中型礦產地10-15處,形成5處以上大型資源基地,為擴大生產加工規模奠定資源基礎。

(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自主創新是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要加快推進自主創新,實現“內蒙古製造”向“內蒙古創造”轉變。一是要不斷推進產品創新。產品創新是企業技術創新的直接體現,圍繞增加新品種、改進質量、清潔生產和提高效益等目標,加大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力度,通過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傳統產業向先進現代製造業升級,通過產品推陳出新,擴大企業市場占有率。二是加快建立和完善技術創新體係。要積極推進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係建設,采取“創引結合,自創為主”的模式,通過企業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合作機製建設,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加大吸收力度,推動自主創新。同時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推動優勢企業與研究機構加強技術聯合,攻克發展中的共性技術難題。三是加強信息技術推廣,推動信息技術在裝備製造業領域的應用,全麵提升裝備製造業技術水平。

(五)強化政策引導

要結合新型產業發展現狀,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導力度。認真落實國家有關有色金屬生產加工、裝備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麵的政策措施,結合內蒙古實際情況,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導力度。積極爭取國家有關扶持資金對內蒙古有色金屬加工、裝備製造業項目的支持,在技術開發、項目建設等方麵給予重點支持。內蒙古有關部門支持科技創新、品牌建設、中小企業發展等專項資金要向裝備製造業傾斜,各盟市也要相應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對列入規劃的重點裝備製造業項目和產業集群,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在資金投入、土地、環保等方麵優先扶持。在重點項目建設和招投標中,同等條件下,要優先采用內蒙古企業生產的關鍵主機和成套設備。

(作者單位:1.工商銀行內蒙古分行;2.內蒙古發展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