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指望童貫會主動上門找自己,畢竟他直到現在仍舊掛著樞密承旨的頭銜,身份上就是天差地別。
再者,曹顧與三位王子聯袂而來就足夠惹眼,若童貫再來拜訪,那就真的要將蘇牧架在火上烤了。
所以蘇牧還是識趣的來到了城外的軍營。
無論是虛偽還是真心,能夠從入伍以來,數十年如一日住在軍營之中,將自己當成一個尋常的軍士,在這一點上,童貫都是令人敬佩的。
王稟劉延慶等人都不是蠢物,卻能夠脫離種師道這樣的西北軍神,投入到童貫的門牆之下,足見童貫不是個簡單人物。
而且他以宦官的身份,成為樞密使,成為北伐軍的領袖,單從這一點來說,童貫算是曆史上最成功的宦官之一了。
這一次北伐雖然他有些怯懦,但受限於目光的考量,做出這樣的決策也無可厚非,不是他們太過鼠目寸光,而是蘇牧擁有著超越常人的前瞻性,僅此而已。
但這一次北伐的戰果,對於所有漢人來說,絕對是值得舉國歡慶的千古奇功,無論是童貫還是種師道,都應該得到足夠的尊重。
對於蘇牧的到來,童貫還是非常滿意的。
他是個虛榮心很強的人,極其好麵子,曹顧和三位王子都主動找上門去見蘇牧,蘇牧卻來見他童貫,這讓他心裏感到非常的舒服。
遙想當年,自己統領十五萬大軍,連同梁山軍南下去平叛方臘,蘇牧還隻是方七佛的一個俘虜,雖然有死守杭州的功勞,但終究是入不得童貫的法眼。
最後在平叛的關鍵階段,蘇牧屢建奇功,童貫卻沒有將他的功勞給報上去,這也讓童貫有些懊惱。
而到了這一場北伐,蘇牧儼然已經有些天子近臣的氣度,手裏握著官家的蟠龍佩,就足以說明蘇牧的重要性。
然而到了現在,北伐暫告一段落,蘇牧已經足以跟他和種師道平起平坐,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若沒有蘇牧一次次走在他們的前頭,這次的北伐根本就不可能取得這樣的千古奇功。
沒有蘇牧就沒有嶽飛韓世忠等人的遊騎,也就沒有涿州的常勝軍,自然不會有接下來的一次次勝利。
所以雖然表麵上很受用,但童貫不得不佩服蘇牧,兩人的見麵也就異常的和諧了。
既然到了軍營,蘇牧自然要見一見嶽飛韓世忠楊挺等一幹兄弟,童貫這一次也是給足了蘇牧麵子,竟然為他們擺下了宴席。
嶽飛等人謹守軍紀,輕易不會入城,所以也沒來得及去見蘇牧,見得蘇牧主動找過來,一幹人也是激動非常。
蘇牧與他們分別見禮,但見得這些人無論從氣度上還是魄力,無論是眼色神態,還是言行舉止,都充滿了一方大將的風範和姿態,蘇牧也是感慨萬千,戰爭,果然是讓將領成長的最佳靈藥。
嶽飛、韓世忠、楊挺、徐寧、宗儲、柴進、朱武,張憲、楊再興甚至連徐慶和王貴等人,都一一到場,蘇牧看著這些人,心裏也是激蕩不已。
這些人隨便放一個出去,都是足以以一敵百的猛將,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有勇有謀的智將,這些,就是大焱皇朝今後軍隊的班底!
切莫看如今戰局暫定,女真卻仍舊有著遼東,他們還會招兵買馬,下一次卷土重來會更加的凶猛,而西夏的黨項人已經占據遼國的西麵和西北。
消失的隱宗也不知在籌劃著什麼陰謀,蘇牧見識過始可汗和那灰衣老者的實力,以他們的個性,以及對顯宗的仇恨,宿命一般的對決。
所有的一切,都在預示著一個事實,這場北伐絕對不是終點,甚至隻能算是個起點!
而今後的大焱想要穩住戰果,想要爭霸天下,需要的不是垂垂遲暮的老軍神種師道,也不是即將功成名就的童貫,而是他們,是這些中堅的將領們!
而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是蘇牧提拔起來的,即便不是蘇牧直接提拔起來,也都因為蘇牧的契機,才能聚集在一處。
他們對蘇牧有著別樣的知遇之恩,雖然不至於讓他們對蘇牧死心塌地,但如果終極大戰到來,官家趙劼如果對蘇牧動手,或許蘇牧並不會站在大焱這邊,但絕對會站在漢人這一邊。
那麼到時候,這些將領們的力量,他們與蘇牧的聯係,也就能夠派上用場。
一場酒宴吃得異常歡暢,嶽飛和韓世忠等人還在抱怨,說是上京之戰沒能幫蘇牧解圍雲雲,但蘇牧也很清楚,彼時的大焱已經無法再出兵,這些將領們心裏多少會有些失落。
也有人提到西北麵的郭藥師,這個梟雄人物,顯然也引起了大家的警惕,不過郭藥師此時有種師道鎮著,一時半會兒是不太可能做什麼出格之事的。
酒宴結束之後,蘇牧也就回了府邸,不日便接到童貫的軍令,讓他一同班師回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