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用蕭幹本部兵馬的全軍覆沒來消耗遼國老皇帝的兵力,李良輔坐收漁利,這不正是西夏人最想要看到的局麵麼!
說不定蕭幹的衝擊會讓耶律延禧感到恐慌,這個一心想要逃走的遼國皇帝不戰而逃,不敢再麵對後方的西夏鐵騎也猶未可知啊!
當李仁愛獻上這條策略之後,高慕俠心頭也是掀起驚濤駭浪,他沒想到這些雪貂衛會潛伏到自己身邊,更沒想到雪貂衛竟然能夠想出如此完美的計策來!
隻要李良輔接受這條策略,那麼殺蕭幹和迎回耶律淳就能夠一舉兩得!
高慕俠在流著冷汗,雖然他不清楚這名雪貂衛的身份,但能夠在如此短時間之內,做出這樣的決斷,並暗示耶律淳,將耶律淳的血性激發出來,也是極其難能可貴的了。
更讓他感到驚訝的是,貌不驚人,看似文弱的李仁愛,竟然能夠想出這等借刀殺人的妙計來,一下子便盤活了整個局勢,使得無論是他還是雪貂衛的人,都不需要以身涉險去行刺!
這個意外之喜來得太過突然,以致於高慕俠根本沒來得及去分析,李良輔卻已經做出了決定。
“太子殿下是監軍,國主臨行前也曾叮囑,但凡大小事宜,由太子殿下全權決策,李良輔斷然沒有不從之理...”
李良輔這一句畢恭畢敬,實則已經將一切責任都丟給了李仁愛,實在是老奸巨猾。
可李仁愛自認妙計無雙爭天下,這條妙計說出來,連他自己都佩服自己,李良輔沒意見,他自然也就不會再遲疑!
“李將軍,待得班師,某必定向父王為李將軍請功!”
李仁愛嘴上這般說,眼神卻一直盯著耶律淳,仿佛在這個廢柴皇帝的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光彩。
至始至終,高慕俠沒有做出太重要太關鍵的舉動,竟然就將事情給辦成了一大半?
或許那名雪貂衛也沒有想到會冒出個李仁愛,丟出這麼一條妙計來吧。
可到了此時,李良輔和李仁愛下定了決心,所有人都大鬆了一口氣,也就隻等著兩軍交戰,將蕭幹賣給耶律延禧,也就大功告成了。
翌日,李良輔一大早便讓人將蕭幹極其麾下將領召來,而且連西夏的諸軍將領也都召集到了後軍大帳之中,開始升帳議事。
議題自然便是答應蕭幹的提議,出兵攔截耶律延禧!
蕭幹自詡聰明,早就想著李良輔隻是故作姿態,西夏人萬萬不可能放過這等絕佳的機會,李良輔隻不過是做戲給他看,為了爭取更大的利益分配罷了。
果不其然,在軍議過後,李良輔遣散了諸軍將領,開始秣馬厲兵地備戰,他卻與蕭幹私下提出了許多有利於西夏的過分條件。
這也使得蕭幹終於不再懷疑他出兵的真假,因為這才符合西夏人的風格,才是他李良輔的風格!
而這其中的一條,自然便是要求蕭幹的本部人馬打先鋒,西夏鐵騎充當後援。
李良輔和蕭幹都是懂軍事知兵法的人,三言兩語就說清楚了原因。
因為李良輔要動用鐵鷂子,一舉將耶律延禧的心理防線擊潰!
鐵鷂子乃是重騎,自然需要有輕騎來開路,如此才能夠擁有足夠的時間來積蓄衝勢,形成踐踏碾壓的威勢。
而李良輔連鐵鷂子都出動了,此戰必定穩操勝券,蕭幹自然樂意打這個頭陣,將先前的顏麵都找回來。
遼國人自然聽說過鐵鷂子,他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看到,當耶律延禧的大軍見得鐵鷂子發動衝鋒時,該是何等的驚慌失措,該是何等的潰不成軍!
他仿佛看到了耶律延禧倉皇往西北而逃,自己卻收拾他的殘餘兵力,大搖大擺領著耶律淳入主上京臨潢府的場景。
他仿佛看到了他蕭幹重新崛起,讓整個天下為之顫抖的畫麵!
隻是這種幻象很快就一閃而過,因為他是蕭幹,他可以驕傲,但絕不愚蠢!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很合理,可剔除外表的種種,隻看本質,事情就簡單太多太多,而漏洞也太多太多!
整個事情很簡單,那就是李良輔領著鐵鷂子在後頭,而他蕭幹卻要帶著自己的本部人馬上去拚命,誰能保證李良輔的鐵鷂子一定會跟上?
前番已經說過,他蕭幹除了自己,根本就信不過任何人!
他冷笑連連,也沒有當場發作,隻是陰測測地朝李良輔說道:“李將軍的策略確實不錯,奈何蕭某手底下騎兵稀缺,怕是打不開缺口,到時候耽擱下來,難免無法一蹴而就了...”
李良輔似乎早就猜到了蕭幹的反應,他嗬嗬一笑,隻說了一句話,便讓蕭幹徹底相信了。
“蕭大王放心,太子殿下會率領三千精騎,給大王助陣!”
也正是這句話,徹底打消了蕭幹的疑慮,為他鋪了一條黑暗無邊的黃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