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童宣帥的召見(2 / 2)

大焱朝廷的臉麵也就是官家的臉麵,作為一國之主,他又豈會為了一個蘇牧而打自己的臉?

這也是童貫為何能夠氣定神閑地看待此事,任由底下人壓住蘇牧,爭奪這次大功勞的原因。

慢說蘇牧,便是宋江的梁山軍的功勞,也都被盤剝了大半。

雖然一路從潤州打到杭州,梁山軍幾乎耗光了所有力量,將領更是死了四五十個,可這次平叛,將成為童貫戎馬生涯之中又一樁豐功偉績,這是鐵板釘釘之事!

可官家不承認,並不代表蘇牧可以亂說,如果把蘇牧逼急了,他在朝堂上一鬧,官家又豈能坐視不管?

以蘇牧的知名度,那幾首傳世之作的傳唱度,足以讓他有了一定的話語權。

就算朝廷對他不管不顧,他隻消在民間傳播出內情,過不得十天半個月,便要天下皆知,到時候又該如何掩蓋?

所以他必須要讓蘇牧繼續保持這份默契,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將蘇牧控製在自己的手底下!

至於控製蘇牧的籌碼,非但是雅綰兒,連遠離戰火的蘇瑜蘇常宗,甚至彩兒丫頭,所有跟蘇牧有關的人,都可以拿來鉗製蘇牧!

事實上童貫也已經派人到江寧,暗中將蘇瑜等人都監視起來。

眼下收押雅綰兒,就是對蘇牧的一次敲打,非但如此,他還要召見蘇牧,還要讓蘇牧跟在自己的身邊!

燕青和高慕俠善於偽裝和潛伏,但年紀到底小了些,即便機敏過人,行走江湖慣了,但對於朝廷爭鬥畢竟少了些底蘊。

柴進雖然是皇族之後,但流落民間,之後又被逼上了梁山,然後又早早在方臘這邊當臥底,自然也不太了解這些齷蹉之事。

倒是神機軍師朱武,對時局有著自己的看法,對童貫和蔡旻的心思也猜出了個一二三來。

勸了蘇牧等人稍安勿躁,這才將自己的推測說清道明,蘇牧才安心下來。

若說他不稀罕這份功勞,那完全是自欺欺人,哪個男兒不希望自己是絕世大英豪?

但若果童貫真的要拿他的親人來鉗製自己,蘇牧自然會放棄這份功勞。

再者,這份功勞的背後,是金樞手底下多少匠人的犧牲,是梁山軍弟兄們拚死拚活才製造出來的優勢,更少不了柴進燕青朱武等人,還有大光明教的弟兄們的付出。

他隻不過是個出謀劃策的人,沒有這些弟兄的犧牲和付出,又怎會有這份功勞?他蘇牧又豈能心安理得地將這份功勞歸在自己的頭上?

想通了這一點,蘇牧也沒有太多緊張了。

朱武見得蘇牧如此短的時間之內便領悟了自己的思想,又沉穩下來,不由心生讚賞。

“賢弟但且安坐,宣帥的使者想必也快到了。”朱武搖著扇子,一副智珠在握的姿態。

果不其然,這才稍坐了片刻,真有童貫的親衛來傳令,說是請蘇牧過去一趟,童宣帥要召見他。

一切似乎都切合朱武的推測,大家也是安了心,蘇牧朝眾人感激地點了點頭,而後才隨著那親衛,來到了杭州城外的軍營。

童貫雖然權傾朝野,但立誌青史留名,對自己的名聲關切得緊,攻下杭州之後,發布了一係列的安民策令,嚴禁軍士擾民。

雖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仍舊有許多軍士偷偷溜到杭州城裏尋樂子,但也隻是小打小鬧,童貫也不好做得太絕,隻要不鬧出人命,也就隨孩兒們去了。

不過他自己倒是吃住在軍營裏,行轅更是簡樸大氣,無處不為了彰顯他“一代名將”的風範。

蘇牧分明就是個小人物,卻在這場平叛戰爭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讓人無法忽視,這讓童貫感到非常的不舒服,這也是他為何一直不願召見蘇牧的原因之一。

為了當上這個樞密使,他不知做了多少違心之事,也被朝堂上那幫言官罵了個狗血淋頭,一些個史家恨不得早早把他釘死在佞臣奸臣的座椅上,讀書人更是三天兩頭口誅筆伐,汴京城中的各種童謠更是不絕於耳。

可蘇牧呢?

因緣際會,加上自己一些小聰明小手段,竟然有種翻雲覆雨等閑間的大氣魄,自己還非得使用見不得人的手段,才將他的功勞給壓下來,就連他自己都覺得丟人,又怎會見蘇牧?

不過早兩日他召見了蔡旻,這小子雖然沒太大斤兩,但有些話還是有些道理,童貫這才下定了決心,要把蘇牧拉攏到自己的身邊來。

隻是當他看到蘇牧本人,心裏難免有些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