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基地的美麗產業

品牌

作者:鄭景順 郭海燕

7月,正值酷暑時分。記者頂著驕陽步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塗嶺鎮龍頭嶺,這個村落除了南方地區共有的青山綠水外,更多了一絲現代農業的味道。從車子緩緩駛入塗嶺鎮開始,道路兩旁就“站滿”了各種叫不出名的野花,競相開放的姿態散發著清新卻不濃鬱的花香。

走進龍頭嶺,記者沒有看到大片的田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一片的大棚基地。這些大棚的主人是黃細民兄弟倆。雖出身農村,但憑借不服輸的韌勁和經營頭腦,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兄弟倆在投身吊裝運輸賺到第一桶金後,毅然決然地轉身回鄉投資農業,創辦了福建省大象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憑借“誠信經營”的品質,大象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現已在福建的泰寧、武夷山、仙遊等縣市下設分公司。承包荒山林地8000多畝,主要用於發展農林牧業;承包耕地3800畝,主要用於種植果樹、花卉、中草藥等。於2013年元月進駐泉港,目前在泉港區前黃鎮古縣等村已流轉承包耕地1500多畝。

說起大棚基地,兄弟倆的回答是“為了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耕地的使用效益”。據了解,公司計劃3年投資5000萬元,在泉港區建設蔬菜鋼架大棚1000畝,計劃至2014年完成600畝,目前已建設完成350多畝。建成後,將使年產值達到2650萬元,實現利潤800萬元以上。基地常年提供就業人數250人,帶動農戶450戶,直接年增加農民收入400多萬元。

然而,他倆並不滿足,他們還要集合發展美麗山村旅遊,打造生態農業觀園區、葡萄觀園區,把泉港大象特色農業基地打造成集生產、加工、觀賞、休閑等多功能產業效益鏈,以企業的帶動、示範、引領和輻射作用,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