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巧言探仇敵(3 / 3)

目不轉睛盯視凸包,也立可敦王後展眉淡笑,“本後可對你父王的實力一清二楚,他沒有絕對把握擊敗乃蠻人,否則也不會丟失渾八升?”沉思半晌,突發驚人之語,“本後想讓你久居高昌,有你鎮守,應該沒人敢覬覦我高昌地界?父汗年事已高,遲早被長生天召去,兄長們必定各自為戰,高昌恐難以獨善其身?失而複得的渾八升以及其餘軍事重鎮隻怕會被兄長們奪去?”

“這個……”頗感為難,周文龍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應允,人身不由己,拒絕,非男人所為,含糊其辭更對不起循循教導的父王。即便一奶同胞,一旦涉及至高無上的權力和永無止境的野心,所有的親情都不值一提。你防我,我防你,連橫合縱,花樣百出,手足之情早被拋入九霄雲外。

歎口氣,“以兒臣愚見,眼下當極力支持三皇子殿下坐上汗位,方能確保高昌無憂。僅憑兒臣一人守不住,何況也無法久居高昌,另外也不可怠慢四皇子殿下……”

埋頭斟酌一番,緩緩拋出見解,“即便四皇子殿下不能坐上汗位,其子孫也極有可能取三皇子殿下的子孫而代之,幼子守產的理念在宗王貴族重臣們的心目中根深蒂固,這點誰也改變不了。提前布局,未雨綢繆,您的子孫才能暫保太平。至於長皇子和二皇子殿下,隻能偏安一隅,逐鹿中原,非三皇子和四皇子殿下莫屬。不光得罪不得,還得主動投靠,以血脈關係遊說,輔之弱者形象,當然事實也是如此。暗中支持四皇子殿下,明裏相助三皇子殿下,虛實齊出,可保住高昌國和您的子孫,而不至於被滅國。”

被磕磕巴巴的翻譯驚得一愣一愣,也立可敦王後屏氣噤聲聆聽,一直等到年長侍女說完,方點頭苦笑,“小小年紀,三言兩語間卻把眼下錯綜複雜的局勢分析得如此透徹,怪不得你父王對你讚不絕口?皇兒年幼,等其成年,一定讓他隨你征戰。練出一身好武藝,最好盡得你的真傳,如此高昌幸矣。”

“兒臣慚愧,讓母後憂思難忘,實屬不孝。父王神武蓋世,文龍自當全力以赴,必確保高昌穩如磐石……”打住話語,年輕小將來一個迂回試探,“幾位皇子殿下相互製肘,雖表麵貌似和氣,但實質暗鬥不斷。集體孤立長皇子殿下,私下底想方設法削弱對方實力,母後理應清楚這一點……”

看一眼頻頻點頭的王後,繼續兜圈,“兒臣不敢瞞母後,我已投靠三皇子殿下,當然事先征詢過父王的意見。眼下有人極力詆毀兒臣,說兒臣居心叵測,意圖謀反,至於由何人所指使,恕兒臣不敢妄言。兒臣身為高昌駙馬,日後的命運早與父王母後和高昌的興衰緊密相連,榮辱與共,風雨同舟……”

埋首思索一番,自認無懈可擊,方吐出一口長氣,“嗐,君子易躲,小人難防,一腔赤子報國之心,終敵不過誹謗之語,隻能望天興歎。大汗對兒臣原本防範,如今更添堵,隻怕這西遼之行為兒臣的最後一戰?僅憑捕風捉影而血口噴人,兒臣也不知道究竟得罪了何方神聖?”

早視彪悍女婿為高昌國的守護神,不加思索的王後下意識接過話題,“怯薛軍副統領斡歌列扯兒必千戶長向父汗進言,揭發你私蓄兵將,野心勃勃。據母後查探,提供謀反證據的中間人為怯薛軍一名普通侍衛,名叫也孫帖額。追根朔源,所有消息來自你麾下的金國降將土拓兒,也不清楚此人如何勾搭上怯薛軍將士?一名普通降將而已,何以通天?此事得徹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