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配不均和體製固化。在這裏我們用蛋糕理論來比喻分配的問題,在經濟增速較快的階段,國家經濟發展最大的目標就是做大蛋糕。分蛋糕的過程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可能所有人都是獲益的,但是在這個階段因為蛋糕在不斷的被做大,所以絕大部分的群體都是處在獲益的部分。當經濟發展放緩,蛋糕不再被做大,不再受益的群體被擴大,原有獲益較大的群體為了保持原有的受益也會將觸角伸到弱勢群體的口袋。作為占社會資本資源較多的優勢利益群體,其占有的蛋糕本來就非常多,而為了保證群體的利益,他們往往傾向於將現有的有利於群體的分配機製固化下來。在這種情況下,無論當政者如何的承諾都沒有任何的意義,中等收入分配陷阱也隻能越陷越深了。
三、如何應對中等收入陷阱
我國已經進入了中等收入國家,但是從世界範圍來看能夠進入中等收入階段的國家很多,而真正能夠跨越中等收入階段進入高收入階段的國家卻相對較少,更多的國家是在中等收入陷阱中不能自拔。因而這裏我們將結合世界其他國家的教訓和經驗來為我國經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獻策。
1、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我國已經進入了中等收入國家水平,進入之後麵對的問題也進一步凸顯,主要包括經濟增長中投資與消費不均衡,環境汙染問題嚴重,城鄉不協調,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創新能力不足等等。解決這些問題的最終手段就是改變現有的經濟發展方式,改變以出口外銷和政府短期投資為增長源的經濟增長方式,淘汰過多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強創新能力和知識產權能力,改變以汙染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在提升經濟發展層次的基礎上,保證經濟發展的高速度,做大蛋糕。
2、緩解社會矛盾,穩定發展環境。在中等收入陷阱階段,有“拉美陷阱”一說,所謂的拉美陷阱是指在廣大拉美國家中收入分配嚴重不均、兩極分化嚴重、社會管理混亂。在進入中等收入陷阱之後,社會矛盾不斷加劇,使得國家在中等收入陷阱中越陷越深。當前的我國,收入分配問題非常突出,兩極化也越來越嚴重,對於進入中等收入階段之後,這些問題都會成為中等收入陷阱中的一部分。因此要跨出中等收入陷阱,我國畢業在收入分配上進行大規模的改革,縮短社會貧富差距,減少社會矛盾,為經濟發展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
3、維持金融為穩定。論當前世界經濟中,經濟融合越來越密切,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助力的同時也使得獨立個體越來越容易受到世界經濟的影響。我國金融體係在當前還沒有完全與世界金融體係相融合,我國金融體係成熟程度在世界範圍排名與我國經濟排名完全不對稱。金融體係與實體經濟的關係在當前無限接近,因此經濟危機對於實體經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毀滅性的,除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機,當前世界範圍內的金融遊資也對國內經濟形成了巨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中共重慶市委研究室專題處 “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及產生原因,決策參考,2011年第11期。
[2]陳江生 拉美化陷阱:智利的經濟改革與經驗,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