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過程和對策分析
經濟研究
作者:侯威
【摘要】中等收入階段是世界範圍內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而中等收入陷阱也是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障礙,從中等收入陷阱形成的過程來說包括了經濟發展減速、經濟發展停滯和體製固化等幾個階段,要防止滑入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須從國家經濟發展策略、緩解社會矛盾、穩定金融等方麵做出努力。
【關鍵詞】中等收入陷阱,過程,對策
一、相關概念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到中等收入水平階段,因為經濟、政策、國家戰略等方麵因素的影響,其發展陷入停滯的階段。以世界銀行的相關規定來看,中等收入水平是指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1006美元,尚未突破12275美元的經濟階段,小於1006美元則是低收入水平階段,高於12275美元則是高收入水平階段。一個國家從低收入水平通過引進外資,大力發展以低端製造業為主的規模經濟,努力實現中等收入水平,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結構的逐漸失衡、人力成本的逐漸升高、收入差拉大等問題也就逐漸凸顯,社會矛盾的不斷加劇成為了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經濟深陷其中不能取得突破。當前的中等收入國家主要集中在亞美拉地區,包括中東地區等,也就是所謂的發展中國家中,在世界範圍內的這些地區,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不斷提升,中等收入國家原本依賴的低成本和規模效益都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在以科學技術創新為主導的市場中,始終不能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二、中等收入陷阱的發展過程
進入中等收入陷阱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而進入中等收入陷阱之後也有一個長期的徘徊過程。幾大拉美國家,其中包括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國家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進入了中等收入國家水平,但是直到本世紀的前十年,這些國家仍然處在中等收入國家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仍然維持在3000到5000美元發展階段。
1、經濟增長減速。從低收入發展水平進入中等收入發展水平的過程,需要一個長期的經濟迅速發展的階段,中國從改革開放到21世紀的前十年就處在這個階段。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相關國家會利用政策因素吸引外資,利用國內低廉的人力成本,引入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以低附加值的產業形式實現快速的經濟發展。在我國這就是“十一五”期間的發展,經濟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11%,但是這種以體製解放帶來的市場活力以及人口紅利帶來的巨大福利正在逐漸消退,在2015年的國民經濟發展中,經濟潛在增長率也降到了7.5%,如果按照這個的速率遞減,中國國民經濟增長的疲軟將不可回避,這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過程和規律。
2、經濟發展停滯。在走向中等收入陷阱的過程中,在經濟增長增速減慢階段之後的階段是經濟發展停滯階段,經濟發展停滯是因為在蠻對經濟發展增速減緩的情況下,政府出台了不對的經濟發展政策。我國過去的高增速靠的是較高的出口和基礎製造業,但是在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西方國家經濟複蘇有限,使得出口受限。因此政府出台了一係列的經濟刺激政策,短期效果非常明顯,但是長期來看,副作用也十分明顯。在一係列的經濟刺激計劃之下,我國經濟維持了幾年的高速發展,但是到了2013之後,經濟發展明顯放緩,更為嚴重的是製造業出現大規模的倒閉潮,以房地產為支持的國內經濟受到很大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