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女將的率先開胡,刺激了那兩個老爺們組,加上春節已過又到了一年認真工作季,二處的幾個人開始逐漸忙碌起來。小胖和張寶財負責的可是一樁驚天大案,這發生在18年前的93年8月,地點是當時城市北部的一片大居民區,主要是北部各個工廠的宿舍,因為前些年的規劃混亂,這一大片地區間雜著各式各樣的工廠以及大量平房和4、5層的樓房的宿舍,案件發生在吉祥胡同織襪廠宿舍,有一個大門,裏麵是一個大院子,這是由一座廢棄的五七幹校改建成的,全是當年的教室和辦公室分割成的平房區,織襪廠宿舍隻是一個名稱,其實居民成份很複雜,主要三大塊-襪廠員工,老五七幹校的老師工友和附近工廠的員工,被害人雙重身份男主人原是五七幹校的農機係老師,女主人則是襪廠的一名工人,他家的房子比較偏僻,是原來五七幹校小操場旁的體育器材室改建的,孤零零周邊沒有鄰居,這也是案件發生時沒有目擊者的原因,全家包括老母親,夫婦二人,二個兒子都被殺害,滅門,另外還有一個老太太的侄子因為寄居在他家也同樣被害,這個案件的報案人是這家男主人的一個生意夥伴,原來這家的男主人在五七幹校黃了之後,沒再從事教師職業,靠著自己的知識做起了農機配件生意,並且還兼顧做一些老婆所在的襪廠生意,挺紅火,算那一片居住區的有錢人,他本來說好那天和生意夥伴一起到西泉縣談一筆農機生意,可同伴在長途汽車站等了半天也沒見他出現,找了公用電話亭給他家打電話,通了但無人接聽,不能啊,就算不在家,60歲左右的老太太也應該接電話,再說這時是暑假,二個兒子也可以接啊。總覺得有點不對,這個生意夥伴就趕到他家看看情況,到門口看沒有什麼異常,就是特別的安靜,他先敲了敲門,無人應答,就隨手推了一把,門沒鎖,吱呀一聲就開了,一股腐臭和血腥的氣味撲麵而來,這房子是由原來是一大間的體育器材室分割城的三間房,正門這個是客廳兼飯廳兼二個兒子以及寄居的老太太侄子的臥室,左右兩個套間是夫婦二人的臥室和老太太的房間,這位生意夥伴一進門就看到了幾具屍體,那是夏日上午,光線很好,腐爛的屍體和滿地的血水一下就充斥了這位的雙眼,好懸沒把這位給嚇背過氣去,說啥也不敢再細看了,趕緊跑出去找電話報了案,剛開始來的是北城分局的人,清點了一下死亡人數就知道這個案子自己擔不起,急忙聯係了市局,市局偵查、技術、法醫等等科室來了一堆人,幾個局長也都趕了過來,一番折騰後初步結論出來了,被害者六人,其中五人為一個完整家庭,另一個是親戚,屬於標準的滅門案件,從屍體已經腐爛生蛆來推算死亡時間應該在12小時之上,被殺先後順序因屍體高度腐敗已經無法確認,聽完彙報,當時的陘泉公安局長高玉民沉痛的拿出當時隻有幾個局長才配備的手機向省公安廳廳長做了彙報。滅門且死亡人數達六人,這要在互聯網時代,那是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轟動的大案,但在當年因為被壓製報道,就是陘泉本地人也不見得了解,不過怎麼說在公安口絕對震驚到了公安部這種層級,部裏的專家,省裏的專家,全國各地部裏備案的專家都齊聚陘泉,陘泉公安當然更是全員動員,二處幾位老將當年也都不同程度的參與過,偵查科的張寶財調查過幾個嫌疑人,刑警隊的劉大姐抓過人,而當時還是小警察一枚的王天玉當時被派到火車站查控過往旅客。
六位死者分別是陘泉耀華農機公司總經理郭保東40歲,他的妻子劉翠萍38歲,母親丁秀61歲,大兒子郭軍14歲,二兒子郭慶8歲,丁秀弟弟的三兒子19歲的丁輝。雖經公安部和省裏的技術專家和法醫專家對現場的認真勘測,但也隻能得出郭軍和郭慶小哥倆應該是最先被害的,其他人的死亡順序基本無法確認了,但有一點被專家找出並確認,即受害者傷口來自於二把單刃尖刀,刃長在20厘米左右,應該是那種大牲口屠宰刀,都是右手位,也就是說案犯不少於二人,另受害人基本都身中多刀,且刀刀致命,這說明案犯在確保受害人身死,絕對是凶殘之徒。受害人家庭被大範圍的翻動過,可以說被洗劫,無論錢財和電器能拿走的基本都被拿走,連死者身上的飾物,比如手表,戒指,耳環之類的東西都有被摘走的明顯痕跡,這些發現使由部、廳、局聯合成立的專案組一致確定犯案的目的是為了劫財。鎖定嫌疑人是案件偵破最重要的環節,在勘察工作進行的同時,專案組就開始了對嫌疑人的範圍進行了商討,結論是主要三個方向:親戚,同事和鄰居,範圍挺廣,但其實是歸結於一點劫財,你總得知道對方有財而且還知道對方住那裏,上麵的三類人就是了解郭家情況的人員,確定方向後就是快速行動,陘泉公安全員行動查找郭家的社會關係,排查相關人員。話說回來,流竄偶然犯案的可能性也是有的,郭家較偏僻也是一個比較不錯的犯案對象,所以專案組並沒有放棄這一塊,也抽調了一些人員監控鐵路、長途汽車站以及公路出入口,當年的王天玉就是被派到車站幹這個工作的,之所以這塊不當作重點,原因是接案時已經是犯案後十多個小時以後的事情,流竄案犯要離開陘泉應該早跑沒影了,隻是這條線不能完全放棄罷了。那個時段,誰要和郭家有一點來往可就算倒了黴了,不準離開市區不說,隔三差五的被從家裏弄走,遭到各種手段的審問。剛開始還真鎖定了幾個嫌疑人,他們不是與郭家有經濟糾紛,就是沒有詳實的不在場證明,但隨著調查的深入都被依依不舍的排除掉了,二個月後徹底進入了僵局,專案組又堅持了一段時間,到了來年春節前仍是毫無頭緒,專家們隻能灰溜溜的回到了部裏,廳裏以及全國各地,剩下陘泉公安局的幾位人員又死撐了一年,到了94年年底隨著高玉民局長的退休此案才徹底被放棄,歸進了積案,有關此案的二十幾大包資料也逐漸被歲月的塵埃所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