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一輪攻擊通常是最猛烈的,誰打贏了這第一仗,誰就掌握了主動。
通過對手的衣著和所用兵器來看,這些人應該屬於清國中招納而來的武林高手,修為並不是很高,以靈獸境的紅色鬥氣居多,藍氣也有,但不多,不過大洞深藍和居山淡紫雖然隻差一階,卻隔著一道巨大的鴻溝,鴻溝兩側,壤之別。晉身靈龍境之後,對手是靈獸還是靈龍已經沒有本質差別了,都是壤之別。
倒伏的屍體多在三丈之內,越往裏屍體越少,這種情況是南風刻意造成的,屍體若是堆積到了大腿部位,騰挪就會受限,必須放一些進來,斬殺之後充當踏腳石。
古人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把趁手的兵器是至關重要的,青銅長劍摧枯拉朽,可以直接斬斷對手的兵器,能夠保證每一次出招都達到預期目的。
趨吉避凶是人的性,沒有人是真正無所畏懼的,如果自認為無所畏懼,那是因為不曾遇到令自己感到害怕的人或事。
江湖中人與綠林中人沒什麼本質區別,在官府和尋常百姓眼中,他們屬於****中人,多是些亡命徒,過的都是刀口舔血的日子,膽子自然很大,但此時他們開始害怕了,死人他們見得多了,打打殺殺見的也不少,卻從未見過這種殘酷的拚殺,流血也就罷了,屍體還都不完整,風無恨是以攻代守,多用揮砍,少用戳刺,被他殺死的人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兒,一分為二的更多。
僥幸不死,確切的是尚未衝上前去的那些人開始怕了,仗著人多生出的膽氣開始漸漸消退,他們看不到勝利的希望,隻能看到風無恨冷然的表情和狠辣的招式。
實則風無恨出招也並不凶狠,無有屠殺之心卻行屠殺之事隻是因為他必須使用那種招式才能保全自己,不將那用棍的漢子的雙腿斬斷,那漢子手中的銅棍就會砸中他的腦袋。不將那用短刀的婦人雙手砍掉,那兩把短刀就會插進他的脖頸。
一個恒定冷靜的人就如同一棵葵菜,本身是沒有任何味道的,他人往裏麵摻雜怎樣的佐料,它就是怎樣的味道,我怎麼對你不取決於我,而是取決於你怎麼對我。
氣勢一餒,進攻立刻遲緩,風無恨壓力大減。
壓力一減,便能夠分出些許心神拾遺補缺,這些從大明武人招納來的騎兵有一些是用箭用弩的,但這些使用遠兵器的人一直不曾出手,仔細想來他們不出手應該有兩種可能,一是擔心傷及同伴,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這些人並不在乎他人的生死。還有一種可能是擔心把他逼急了他會跑,這些人中能夠追上他的人並不多,他一跑,對對方很不利。
風無恨自然不會跑,如果他想跑,早就跑了,也不會等到現在,他的確有殺敵立威之心,但這是建立在這些人想殺他的基礎上,他隻是沒有發揚風格,與對方一般見識,給了對方應得的“回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