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漢子”有了“指導員”
讀者之聲
作為一名基層女幹部,我平常總以“女漢子”自居。
過去,在我意識中,基層女幹部就應該像男人一樣——就得作風硬朗,說話幹事得像個男人;就得是女強人,凡事都不能輸給男人;就得癡迷工作,不能牽絆於孩子和家庭……
為了避免被領導及同事貼上“90後”“獨生女”等標簽,我總是把自己“當男人一樣對待”。久而久之,我開始精力不濟。先是身體出現狀況,發燒、腸胃炎等疾病,輪番向我發出“抗議”,繼而精神也出現了問題,工作丟三落四,心情煩悶抑鬱,“女漢子”變成了“林黛玉”。
一次,在翻閱《當代黨員》時,看到一篇名為《女幹部≠女漢子》的文章,細細讀完,讓我豁然開朗。
文章列舉了女幹部在工作上要麵對的三大問題,並以真實故事為例,為“女漢子”們支招,條條點到實處,句句說到心裏。
第一,女幹部工作作風一定要硬朗?
工作中,一些女性領導幹部因為“脾氣好”,被有的部下看作“軟柿子”,於是,為了立威,不得已披上“女漢子”的外衣。
針對這一難題,文章支招:應用製度立威——嚴明的製度,既可以樹立威信,又不至於疏遠上下級感情。
第二,女幹部業績一定要比同級男性好?
這不就是我心裏的困惑嗎?為避免被看作“繡花枕頭”,我總是將自己的業績標準“男性化”,結果搞得自己狼狽不堪。
那麼,女幹部如何才能既彰顯個人能力,又保有女性自我呢?
文章支招:將性別優勢轉化為領導優勢——不必在體力、耐力等方麵與男幹部爭長短,要好好發揮細心、嚴謹等女性優勢。
第三,女幹部幹事創業一定要犧牲家庭?
這個問題戳到我心尖上。“工作狂”式的女幹部,很容易引發家庭矛盾。
文章支招:得兼之道在於統籌——建議女幹部嚐試製訂工作計劃,在重大家庭活動到來時,提前做好工作,避免臨時加班。同時,要利用零碎時間與家人溝通,增進感情。
《當代黨員》就像一位“指導員”,理順了我工作與生活之間的矛盾,也讓我更加喜愛這本雜誌。
(重慶市潼南區古溪鎮人民政府 劉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