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視新形勢下的宣傳工作,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宣傳工作是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手段。胡錦濤高度重視新形勢下的宣傳工作,反複強調:“現代媒體傳播信息快,社會覆蓋麵大,社會影響力強,把握和引導得好,可以對我們開展工作起重大促進作用,把握和引導得不好,就可能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不利影響。輿論導向正確,社會穩定,人民團結,事業興旺,是黨和人民之福。”[4]P79他指出:“要牢牢掌握宣傳思想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動權,按照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的總要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以更深刻的認識、更開闊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著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著力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大思想文化保證。”[3]P655-656
現代傳媒技術日新月異,胡錦濤強調要堅持黨管媒體的原則,適應國內外形勢的發展,增強引導輿論的本領,不斷改進報刊、廣播、電視的宣傳。針對不良報刊泛濫、利用職權攤派發行報刊、國內突發事件的新聞報道等問題,他說,要建立好應急協調機製,改進熱點引導和輿論監督。要加強重要新聞媒體建設,增設新聞電視頻道。堅決治理報刊散濫和利用職權攤派發行問題。加強對港澳台的宣傳工作,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互聯網在傳媒中的作用日益凸顯,要“高度重視互聯網等新型傳媒對社會輿論的影響,加快建立法律規範、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相結合的管理體製,加強互聯網宣傳隊伍建設,形成網上正麵輿論的強勢”[1]P285。胡錦濤說,加強互聯網建設和管理,要紮實開展網絡集中清理,打擊淫穢色情網站和網吧非法經營,為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化環境。加強綜合執法隊伍建設,提高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的效率。開展“掃黃打非”,淨化文化市場。
六、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各類人才全麵發展
2003年12月,胡錦濤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不僅應具備較高的科技知識水平和能力,而且應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要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情況新特點,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創新。
在黨的思想建設問題上,胡錦濤向全黨提出要切實加強黨員幹部的思想道德建設,要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堅持開展基本國情教育,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使黨員幹部堅決抵製各種腐朽落後思想文化的侵蝕,始終保持清醒政治頭腦和高尚道德情操,永葆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
提高全體人民的思想政治素質,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新任務。胡錦濤指出,要增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著眼於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要構建中國特色的思想教育體係,創新形式方法,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未成年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關係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2004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專門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幹意見》。隨後,胡錦濤在全國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上說,隻有培養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掌握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豐富知識和紮實本領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才能確保黨和國家的事業代代相傳,才能實現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他還提出了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總體要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重點,以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為基礎,緊密結合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規律,堅持以人為本,促進未成年人的全麵發展,努力培育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2]P621
總之,胡錦濤堅持繼承與創新,在意識形態建設方麵作出了新的理論貢獻。這些思想為新時期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為國家文化發展戰略提供了根本的指導思想。對於全黨深刻認識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意義,實現新階段文化發展的戰略目標和基本任務,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C].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
[2]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C].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3]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C].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
[4]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C].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 馬永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