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以來。享受過富貴身為國師,來拿皇宮之中都可以隨意進出,見識不可謂不廣。但是這麼仙意的地方,卻是第一次見,見著四周峰立壁峙,如同屏風,把海上吹來的海風擋住。顯得四季如春。
那一片石峰更是險絕而幽,既可眺望瀑布之勢,離著也夠遠,又不受水汽之苦。對於出世修道之人來說,再也沒有別這裏更好的地方了。
想起自己穿越以來,雖然行的是仙道,卻是整日蠅營狗苟,奔波勞累,哪裏又真享受過一天的逍遙快活了?不過隨即又醒悟過來,開辟者和後來者自然不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自己圖謀太大,自然要有這般辛勞危險。若是像自己學以前世界的張天師之舉,潛在南疆,施符治病,廣收門徒,開宗立派。等著根基深厚了,再伐山破廟。這般行為,最後頂多也就是一個張天師而已。根本不可能讓仙道大興。
看看以前世界道門的發展就知道,這般伐山破廟,最後還是要無奈妥協和本土神道融合,最後變成四不像。再看看原來世界,那些大宗教如何興起?如耶教綠教等,還不是要借著人主之勢,才能掃平原始神道,開創新教出來,席卷天下?
想到這裏,傅說原本心中生出的那麼一點疲累厭倦之意頓時全消。重新又變得鬥誌滿滿。
上了石峰,就見那草廬古拙,裏麵的家具都是木製,並不如何雕琢,而又一種自然的趣味;border-bottom-style:none;border-left-color:rgb;border-left-width:0px;border-left-style:none;border-right-color:rgb;border-right-width:0px;border-right-style:none;border-top-color:rgb;border-top-width:0px;border-top-style:none;color:rgb;"href="http:///book/69482/">嫡女策全文閱讀)。這般趣味若是在傅說原來的世界倒也不稀奇,因為有著道家思想存在,影響了審美觀的緣故。但是這世界卻就沒有,因此有著這股意味就更是難得了。起碼傅說在這方世界,也是第一次見到。
“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臨人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迷陽迷陽,無傷吾行!吾行郤曲,無傷吾足!”
這段話出自莊子南華經之中,大意卻說是世道艱難,道路崎嶇。天下紛紜,便連聖人也不肯降生在這種世道上。若是單獨來看,就有著一種很悲觀出世的味道。
三人坐定,便見著桑曆羊擊桌而歌,手中在桌子上打著拍子,嘴裏輕輕唱著。傅說一聽,頓時大汗,這卻是自己練字的時候抄寫的莊子之中的一段,想不到會在桑曆羊口中唱出,難道這廝也是一個穿越者?
桑曆羊唱罷,哈哈笑道:“想不到國師能寫出這等文章來,恰是吾輩中人。”
王建之心中道:這文章自然是極好的,可惜太過消極了一些。他們這些人身為國師,山神的難道還有什麼懼怕的麼?
太原城外,流民的大軍重新又圍了起來。已經快一個月了,城裏早已經斷了糧,每天都有餓死的人被往外搬出。可是城中的守軍,卻一直不肯投降。
最近一直在看《宋史》《鐵圍山縱談》《東京夢梁錄》之類的書,開始為新書做些準備。下本書想放在真實的曆史背景之下,演繹出新的神道仙道的故事。不知道北宋宣和年間,這個激烈變動的年代大家感覺如何?有沒有什麼要跟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