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大殿上的一幹朝臣不禁也是投去了欣賞的目光。
在他們心目中,眼前的蔡禾和劉揚無疑都是完美的年輕俊傑。
蔡禾,當朝太尉,鄴侯的親孫子,當朝天子的外甥,世襲鷹揚將軍封號,郎官比賽,若不是冒出了個劉揚,他必定將會成為曆史上成績最好的郎官魁元,可惜不幸遇到了劉揚。
而劉揚的背景,看起來也是不差,皇族後裔的出身,郎官雙料魁元,破積分記錄的將力郎,可以說是能文能武,讓人不羨慕都不成。
因此許多朝臣雖然知道,劉揚獲得了破格的封賞,但今日看到本人之後,再聯想他的個人經曆,突然覺得,這其實似乎挺合理的。
山呼萬歲,覲見過皇帝後,黃門侍郎便端著一份早就擬好的聖旨,開始宣布一甲以及二甲獲得者的封賜以及他們未來的就職地點。
其實這些都是約定俗稱的東西,除了一甲前三元封賜是不固定的之外,另外七名一甲郎官將會被分別派給皇家六軍以及四府。
二甲郎官生則是九卿府聽用。
至於三甲獲得者則隻宣布名字,具體的職務一般都要等尚書台吏部司決策後才會具體公布,一般不出意外都是以郎衛或校尉的身份加入皇家六軍,當然他們的身份和一甲郎官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待遇也完全不同。
畢竟一甲二甲郎官是要求著才弄得到的,而三甲郎官還沒那麼嬌氣。
新一屆郎官生封賞完畢後,接下來便是本屆主考官劉裔交還青獅符,正式宣布本屆郎官京比結束。
至此,曆時一個月的郎官京比賽終於是落下了帷幕,劉揚等一百四十四名郎官生的身份也正式變成了朝廷各階命官。
“臣,有本奏!”就在劉裔交還青獅玉印,剛剛退回自己位置時,本屆比賽的探花郎皇甫鬆站了出來。
“你有何話說?”皇帝看起來心情不錯。
“臣蒙皇上厚賜銅鷹玉印,可以建立一支兵團,依照我大夏祖製,臣鬥膽,懇請皇上準許,請殿上的王公大臣為臣的兵團命名,以示榮耀。”
“噢?”惠文皇帝聞言,不由是伸手撚須,頗有興趣的模樣,看著皇甫鬆,微笑著反問道,“你是皇甫敬的兒子皇甫鬆對吧?”
“皇上慧眼,臣正是京州刺史皇甫敬的長子。”
“嗬嗬,你爺爺皇甫青雲,昔日還是朕的老師之一呢,一晃眼,孫兒都長得那麼大了,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嗯!”惠文帝點了點頭,有些感慨,“你們皇甫家為朝廷也是作出了不少貢獻的,朕和帝國都會記得,希望你能好好發揚下去,為我大夏的興旺做出貢獻。”
“微臣代表皇甫家感謝皇上的銘記,皇甫鬆一定謹記教誨。”
“嗬嗬,說吧,你準備請哪位王公大臣為你的軍團命名?”
“微臣鬥膽,想懇請三公主殿下,為臣的兵團命名。”皇甫鬆跪拜在地,眼角餘光卻瞟向靜靜矗立在朝堂上,一臉波瀾不驚的昌邑公主,劉嫣身上。
今日的她,一身明黃華服,頭戴紫玉搖,纖細的腰肢上係著一條明玉帶,粉黛略施,雖然站在鄭國公主劉馨身後,但那絕美的麵容隨便流露一點,都會讓人看得心顫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