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關於車載配備,駕駛人不妨從車輛安全設計與配備加以考量,可從車輛型錄或網路上獲得相當多的資訊,無論是主動安全或被動安全的相關設計與配備,駕駛人可詳加比較。我們建議主動安全項目的優先度應淩駕如皮椅、鋁圈、VCD/DVD等等與安全無關者,但無論所開的車輛車價高低與哪一類車種,駕駛人應牢記最穩固之安全配備在於自己。如同大型客機與小型客機何者較安全這種問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若無正確之飛行安全概念,則均不安全,換言之,駕駛人對任一時刻之交通情境應有正確之認知並預作防範,就如同在浴室內要插電使用吹風機一樣,要預測可能觸電的危險一般,而這也是防禦駕駛的最大宗旨。
汽車猶如移動的家,越來越多的車主開始追求豪華配置,如定速巡航、車載DVD、一鍵啟動、智能鑰匙等。不過,汽車上的很多豪華配置,如果操作不當可是會產生一定危險!在追求享受的同時,更要注意安全使用。
建立防禦駕駛觀念,才能保障自己的行車安全
問:一般車輛駕駛人以為,隻要自己遵守交通安全規則,就可以確保自己的行車安全,但是卻仍有部分駕駛人受到他人的傷害,這是什麼原因?
答:推動“防禦駕駛”觀念,提醒駕駛人除遵守道路交通規則外,亦須留意周遭狀況(如路口、雨天、他人疏忽違規行為等),從目視及耳聽察覺,建立預判可能發生意外情境之準備心理,進而預先采取必要防禦動作以避免事故發生。
所謂防禦駕駛,就是自己除了遵守交通規則外,也要防範他人駕駛因疏忽或故意違規而發生交通事故意外。例如闖紅燈事故,遵守號誌的駕駛人,因沒有先觀察路口橫向是否還有車輛或行人未通過,就先動身起步,致受到闖紅燈的車輛撞及。所以在防禦駕駛觀念上,就是綠燈起步前要轉頭看一下,一個小小動作就可以避免事故的發生。
問:交通肇事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危險駕駛行為有哪些?
答:據交通事故肇事原因統計資料顯示,前五大肇事原因及其危險駕駛行為有:
1.未注意車前狀況:例如駕車不專心、刹停距離不足。
2.未依規定讓車:例如支線道車未讓幹線道車先行、轉彎車未讓直行車先行、變換車道或偏向時未注意後方來車等等。
3.超速失控:例如追求速度感,遇緊急應變時,反應時間不足致緊急煞車易失控。
4.未保持安全間隔:例如車陣中任意穿梭、與大型車並行發生碰撞等。
5.違反號誌管製:闖紅燈。
問:最後請談談如何保護自己?
答:保護自己的駕駛觀念包括:
1.基本之道—遵守交通安全規則。
2.看得到別人:例如前方視線看不清,則要慢行、不要任意超車。
3.要可被其他用路人看得到:例如大型車有視線死角,並行時,要遠離它或保持安全間隔。
4.留意別人的危險行為:
(1)例如綠燈起步通過路口前先轉頭,注意橫向是否仍有車輛或行人尚未通過路口。
(2)例如行經無號誌路口,幹道要減速,支道要停車再開,並注意橫向有無來車或行人。
有了以上保護自己觀念後,以下4點“防禦駕駛”觀念特別再提醒機車駕駛朋友。
1.前方視線看不清,要慢行。
2.隨時保持安全的刹停距離。
3.與大型車保持安全間隔。
4.綠燈通過路口時,仍應輕按刹車。
交通意外事故三大特性是:1.無法預測、2.不能重來、3.無法挽回。唯一策略就是降低交通意外事故發生的機率,基本之道就是要遵守交通規則,此外,還要再建立“防禦駕駛”觀念,以防範他的意外侵犯,更能保障自身安全。(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