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禦駕駛係列講座(十三)
駕車之路
關於車載安全係統
問:隨著汽車工業與科技的進步,車輛也裝置愈來愈多的安全設計或配備係統,請問駕駛人在購車時應要有怎樣的認知?
答:由於行車安全涉及人、車輛與環境等層麵問題,所以我們之前曾提過的車輛動態特性與防禦觀念的目的,在於提高相關人對身處交通處境的認知(包括駕駛人或用路人),從預測危險進而回避危險,以保護自己與他人行車時的安全性。
相關車輛安全的設計配備可分為主動安全與被動安全,一般而言若能提供避免事故之設計或配備謂之主動安全,如防鎖剎車係統(ABS)、刹車輔助係統(BAS)、防暴衝的自動排擋鎖定裝置(ASL)、防追撞的前方車輛碰撞警示係統(FVCWS)、動態穩定係統(DSC)、電子刹車力道分配係統(EBD)、與胎壓監控係統(TPMS)等等;另一方麵,若不幸發生車禍事故,能提供駕駛人或乘客較佳防護,以降低傷害程度之設計或配備謂之被動安全,如氣囊(Air-Bag,正式名稱為輔助性防護係統-SRS)、自動預縮式安全帶、主動式頭枕、高剛性車身結構設計等等。
而無論是何種安全設計或配備,由於各種安全防護係統種類和功能日新月異、各車廠所定的名稱或英文簡寫也不盡相同,也就是可能一種係統會有多種名稱版本和動作方式,但本質上防禦功能都是一樣的,所以消費者應衡量自身購車預算額度,在一定選擇範圍內盡量選擇安全配備多一點的車款,這樣不管對自己或對他人安全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
買車的不二法門
問:請介紹一下在多些自我保護的前提之下,我們購車應有怎樣的正確觀念?
答:買車時該如何選擇適合的車型,讓你不隻開得開心,同時也能保護你自己,以免除更多的不幸發生,而這也是防禦駕駛所要達到的目的。
我們認為依自己的需求選擇車款是買車的不二法門。
自M-BENZ在1886年發表了全世界第一台汽車以來,至今出現不少種類的車型,光是小型乘用車輛就可粗分房車(旗下又可再分跑房車)、跑車、休旅車(其中又可分SUV與MPV)等車型,而我們購車時首先應衡量預算額度與車種類別,若一味地問他人哪一種車較好?就好比問人嫁哪種人或娶哪種人較好一樣,在青菜蘿卜各有所好的情況之下,我們可能得不到最公正客觀的資訊!其實車輛與駕駛人的關係,你可以把他想成夫妻關係一般,無絕對的好壞問題,隻有相對的適合與不適合,而此種合適性可從車價、預算與車種類別等二個層麵考量,其次才是配備的問題。當然部分駕駛人特別重視車輛使用維護、油耗等與荷包相關的經濟性問題,若此,則應先弄清是國產車、進口車與油耗表現等等就顯得相當重要了,所以依自己的需求選擇車款是才是買車的不二法門。
SUV、MPV的分別與安全性能
問:SUV與MPV的分別在哪裏?
答:由於SUV車較一般房車強調的是多元路麵行走功能性,因此外觀通常較陽剛、粗獷且有個性,然為提供較佳之運動性能故底盤通常較高,在山路連續彎路行駛時其過彎穩定之操控特性可能就不如一般轎式車輛靈活。而MPV車強調車內空間大與乘坐人數較多的功能,又可區分廂式與轎式。事實上任何車輛在設計階段均會設定其可能駕駛人、用途、內裝、外觀與動態特性,以作為設計人員執行設計的參考依據。因此不同車輛其展現的實車動態特性,可能因其設定的駕駛人、駕駛人駕駛習性、車輛用途等不同而異,並無所謂的好或壞。以動態操安性與乘適性而言,強調操安性能的車輛,其乘適性表現可能就不如強調開起來舒適的車輛,反之亦然。因此我們購車前,宜就用途、駕駛人是誰、開車習性等等,以挑選適合的車種。
問:購車時怎樣選擇車載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