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最為可能的是你已經進入了減肥的平台期。要想突破這個平台,就需要增加運動強度或者延長鍛煉時間。減少熱量攝入雖然也能奏效,但如果每日攝入的熱量低於1500千卡就不適宜了,因為攝入的熱量過少很難滿足身體營養所需。
7.經常聽人說體育鍛煉對於減肥具有重要作用,可當我看到鍛煉實際燃燒的熱量數值時,卻感到心灰意冷。要想減肥,真的需要去鍛煉嗎?
當看到鍛煉圖表上寫著“散步1小時(速度是每小時5.6公裏)燃燒300千卡熱量,30分鍾的有氧鍛煉燃燒250千卡熱能”時,確實會讓人感到沮喪。然而,當你再看看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積累起來的健身效果與熱量數值時,會別有洞天。例如,你每日鍛煉1小時,每周鍛煉5次,在不改變飲食習慣的前提下,一年下來會減掉20餘磅體重。此外,健身鍛煉還能消除壓力、緩解焦慮以及防止抑鬱,這些都是導致過量進食的不良因素。
8.聽人說晚上8點以後吃東西會使人發胖,這是真的嗎?
這或許有一定道理,因為從事運動時需要的熱量就多,坐著不動時所需的熱量就少。所以,如果你晚間坐在電視機前攝入較多的熱量,確實會把更多熱量存為脂肪。不過,在涉及減肥這一問題時,一日之內攝入的總熱量水平與消耗掉的熱量數值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並不僅僅限於某個時段內攝入的熱量。如果你8點以後不再吃零食有助於減少總熱量攝入,那就幹脆戒掉這一習慣。
9.我在二十幾歲時就嚴格限製熱量與脂肪攝入,會對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造成永久性傷害嗎?
並不一定是這樣。美國飲食協會的專家指出,長時間嚴格限製熱量攝入有可能降低人體新陳代謝機能,長此以往,你的身體或許就適應了利用較低的熱量來維持各項機能的狀況,所以一旦增加熱量攝入就會轉化成脂肪。不過,這種不良後果並不是永久性的。為了提高身體的代謝機能,你可以從兩方麵來改進:1)增加運動量。增加運動量有助於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水平,如果把力量訓練與有氧鍛煉結合起來效果會更佳,因為力量訓練能夠發達肌肉,而肌肉組織的代謝能力比脂肪要高出許多。2)改善飲食習慣。隨著運動量的不斷提高,要相應增加進食量。如果你能平衡好飲食攝入與熱量消耗之間的關係,體重就會逐步下降。
10.在減肥期間,應多長時間稱量一次體重?
針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還不是很多,不過有證據表明,稱量體重的次數越多(不是越少),會越有助於控製體重。美國《行為醫學年刊》雜誌上的研究發現,在兩年之內經常稱量體重的人與不經常稱量者相比,更有可能減少體重或者保持住減肥後的成果。研究人員說,每日稱量體重對於試圖減肥或者想阻止體重增加的人來說是非常值得的。還有,美國國家體重控製登記中心的研究顯示,大多數保持住減肥成果的人,每周稱量體重的次數都超過一次,其中40%的人幾乎每日稱一次體重。
稱量體重雖然重要,但也不要被磅秤所迷惑。如果你某日吃的飯菜很鹹,那麼你第二天稱量的體重就有可能會上升,因為鹽分會使身體存留大量水分。你應當把磅秤上得來的信息作為體重控製計劃的參考,而不應當作為決定每日自信心的指針或者成為影響情緒的因素。
11.聽朋友說少吃糖會有助於減肥,這是真的嗎?
在節食減肥過程中,少吃糖確實是減少熱量攝入的最簡潔途徑。食糖隻含熱量,沒有別的營養成分,這種“空熱量”食物正是減肥過程中最忌諱的東西。食糖或者糖果的消化速度非常快,所以你在食用後不久便又感到饑餓了。吃糖之後還會導致胰島素水平升高,這會相應地促進脂肪堆積。此外,吃糖還具有成癮性,因為糖分會提升大腦快樂遞質(5-羥色胺)的水平(這種物質具有使人放鬆心境的作用),所以遇到壓力或者不隨意的事情時,人們都要求助於糖果。因此,戒掉吃糖果的習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