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淘寶新店鋪的營銷策略(1 / 2)

淺談淘寶新店鋪的營銷策略

學術交流

作者:蔣益

現在許多想開淘寶店鋪的朋友都認為這個電商平台已經成為了價格戰的紅海,生怕被“大魚吃小魚”,很多剛開店或即將開店的新賣家不知道從何入手經營,麵對新網店極少的銷售量,許多賣家選擇放棄。實際上,不管是C店還是B店,這樣的問題都是準備加入電商行業的個人賣家和企業賣家都必須麵對的。淘寶對於保持新賣家的加入一貫重視,因此也推出了一鑽以下免費使用旺鋪等優惠政策,但這都不足以解決新賣家經營難的問題。本人根據多年實踐經驗,對新賣家的經營策略提供一些建議。

一、新店行業或產品的選擇

淘寶部分賣家是兼職自有源或代運營他家產品的,很多賣家都是把淘寶作為事業來做,所以所經營的產品和行業相當於創業的項目,是開店成功的極其重要一步。許多人對於現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淘寶等電商平台感到無從下手,盲目的上線則往往麵臨失敗。其實開店如同辦企業,也需要有前期的市場分析,諸如: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和市場定位。淘寶不久前推出了一款非常強大的市場分析工具-淘寶指數,其中主要維度有:搜索指數、成交指數、地域細分、人群定位等。比如搜索指數,可以選擇一定時間段的搜索量變化,同時可以加入成交指數加以對比,對產品的市場規律進行把握;再比如人群定位,如果賣家的產品成本都要50,那麼去對隻有30元消費意向或購買力的人群推銷顯然是沒有成效的,這個工具就幫助賣家能從熱銷指數、傾向指數、人群均價中找到答案。除淘寶指數外,還有量子恒道、數據魔方等工具可以指導新賣家進行準確的市場分析、把握行情,隻要合理利用好這些工具,就能有選擇的在自身資源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行業或產品的選擇。

二、新店上線時間的選擇

關於新店上線的時間,許多賣家都覺得不是那麼重要,因為這個流量、排名沒有任何聯係。而恰恰在於此,許多新賣家忽略了一個獲得流量的機會。淘寶雙十一和雙十二是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在這個期間,許多大賣家會參加相應的大促行業會場,中小賣家覺得自身隻能作為看客,看著流量的暴增卻對己無益。然而流量暴增是市場的這些時間節點的真實表現,如果能在會場外成功截流一部分流量,那麼這對於新店來說銷售量將會得到大的提升,我們從兩個方麵提出具體策略:

1.大促期間主力產品的選擇

市場營銷的策略基礎是4P組合,即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其中產品居核心地位。選擇一個爆款熱銷產品作為銷售主力是新店在大促期間必須做的事情,這種產品必須是在其他店鋪中印證過的熱銷貨,這點從銷售量、收藏量、評價可以判斷出來,而且量必須足且售後維護方便。

2.大促期間的店鋪活動

產品做完就需要配合相應的促銷策略,如何在關鍵節點不長的時間內又好又快的做好促銷是最需要經營能力之處。雙十一當天整個大盤的搜索量是平時的3-5倍,是個店鋪流量都會大增,這時我們必須做好活動的預告期,活動預告期應早於活動10天開始,做好店鋪活動SEO(有實力的可以做鑽展),標明活動起止時間,一般的活動方案有:滿100元減25元、全場購物送10元優惠券等,投放的區域包括店內Banner、寶貝詳情頁左側、寶貝描述頁的頂部等。

三、新店流量的獲取

對於新賣家而言,較少的流量也是很珍貴的。如果能把握住較少的流量,提升轉化率,那麼對於以後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開店初期,新賣家需要比成熟賣家有更多的營銷渠道來獲得流量,

1.上下架時間的把握

銷售量=流量X轉化率,轉化率是上麵我們要解決的內部問題,而流量則屬於外部借力問題。流量最主要的來源是搜索,而搜索的結果頁中新店往往很難出現在其中,因為淘寶產品結果頁的排列和諸多因素有關,例如:產品的交易量、收藏量、上下架時間、產品詳情等。而對於廣大新賣家而言,把握住優化技巧獲得較好的排名顯得尤為重要。交易量和收藏量是新賣家主觀難以短期突破的,而上下架時間則是每個C店賣家都可以抓住免費獲取流量的方法。比如某款產品一天有5小時的購物高峰期,那麼在這個5小時內可以準備60個同類產品,300/60=5分鍾/個,也就是說設置上下架的時間是每個寶貝間隔5分鍾。賣家可以借助工具也可以人工操作,畢竟這樣的時間節點是不能錯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