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對鍋爐的吹灰時間、間隔以及吹灰組合方式進行優化調整,以減小吹灰對汽溫的影響,如在低負荷下,可適當對水平煙道的長吹進行單獨吹灰,可有效提高再熱汽溫。
(4)再熱汽溫偏低分析原因主要是汽壓響應過慢,為了加快負荷響應,煤量過調較大引起。減負荷時主汽壓居高不下,水冷壁吸熱占比增大,煤量減得過多,這就使汽溫下降過大。
(5)主要通過調整爐膛內不同高度的燃燒強度和吸熱份額,從而將主再熱汽溫穩定在合理的範圍內。其基本原理是,在升負荷過程中增大爐膛下部風量,增加蒸發受熱麵的吸熱,加快主汽壓力對負荷指令的響應速率,防止因總煤量過渡增加造成屏式過熱器出口蒸汽超溫;在降負荷過程中減小爐膛下部風量,維持過再熱器的吸熱,防止因總煤量的過度減少造成再熱和過熱氣溫急劇下降。
四、當前提高再熱蒸汽溫度的手段
(1)燃燒器擺角的使用。燃燒器改造前一般擺角均不超過15度,現在對新燃燒器機構已充分了解後可見擺置最高位置30度,擺角15度擺到30度再熱器溫度有明顯的提高,之前再熱器溫度頻繁低過480度,後期基本穩定在480度之上,確保了汽輪機的安全運行。
(2)關於SOFA風門的使用。B、C、D層和A、E、F層的使用,既可控製偏轉,又能降低NOX,降負荷過程中,在NOX的不超限的情況下,可以盡量減小各層SOFA風門的開度,為防止NOX超限可適當加大COFA。
(3)改造後的輔助風噴嘴CFS主要起強化燃燒、穩定燃燒的作用,在二次風箱與爐膛差壓>400kPa前提下,300~600MW負荷區間內,隻要對應層CFS開度≮30%,是能夠實現穩定燃燒的,如果在30%基礎上繼續開大、深度強化燃燒,則會使煤粉提前燃盡,從而影響再熱器的吸熱,因此降負荷過程中在燃燒穩定前提下可關小CFS層風門,提高再熱汽溫
(4)爐膛沾汙係數變化對排煙溫度的影響較小。在通過減少吹灰頻率來提高再熱汽溫的過程中,降負荷過程及低負荷及時停止吹灰,或減少吹灰,避免汽溫進一步下降,另外需要合理安排4-16號長吹吹灰,一般安全在機組調峰階段吹,1-4號長吹遇到降負荷立即需要停止。
(5)機組降負荷過程中磨煤機的停運要及時,還需要關注煤量和負荷的對應關係,負荷高煤量偏低,再熱汽溫肯定是要繼續下降,此時必須采取手段增加煤量,降低主汽壓力。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火焰中心加快汽壓響應方法來調節,也就是減負荷時減少主燃燒器區域風量,加大SOFA風風量,抬高火焰中心,加快汽壓響應,降低燃料過調量,來控製再熱汽溫下降。SOFA風擺角及主燃燒器擺角對汽溫影響作用還是比較明顯,這也是汽溫主要調節手段。另外選擇性吹灰一直以來都是調節汽溫的手段。
(6)大幅度降負荷過程中如果遇到再熱汽溫下降幅度過快,可適當解除AGC溫度負荷,防止汽溫過低影響汽輪機安全。
(7)還可以使用煤量偏置,形成倒寶塔煤層燃燒布置。
參考文獻
[1]容鑾恩.電站鍋爐原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7.
[2]岑可法.鍋爐燃燒試驗研究方法及測量技術[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7.
[3]黃新元.電站鍋爐運行於燃燒調整[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施衛平(1980—),男,工程師,現供職於神華廣東粵電台山電廠,主要從事電廠集控運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