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鍋爐廠600MW亞臨界鍋爐的過熱器再熱器布置看從整體表現為對流特性,即主再熱汽溫隨負荷下降而下降;但分隔屏、後屏過熱器區域確呈現輻射特性,即隨著負荷下降,分隔屏、後屏過熱器反而上升。當前運行經驗表明在機組低負荷情況下,如果煤量發生過調,分隔屏、後屏過熱器區受熱麵金屬更易短時超溫,從而低負荷時將分隔屏、後屏過熱器區域的溫度控製相對偏低以防止加減負荷過程中分隔屏後屏區域的過熱器金屬超溫,這也影響了整體的再熱汽溫的提高。
(3)汽機順序閥運行方式的影響
目前,台電600MW汽輪機組的運行方式基本都由單閥改為順序閥,當然汽機切至順閥運行是機組煤耗下降較多,因為順序閥運行時,過熱蒸汽在高壓缸內節流損失小,高壓缸相對內效率得到提高,但高壓缸排汽溫度也隨之下降,從各個負荷段比較看高壓缸排汽溫度相比降低了10-12度左右,這也影響了再熱蒸汽溫度提升。
(4)鍋爐吹灰對再熱蒸汽汽溫的影響
在鍋爐吹灰過程中,再熱汽溫受吹灰的影響較大,因爐膛焦的特性酥鬆脫落,吹灰後爐膛內部相比燃燒器改造前幹淨較多,再熱汽溫恢複起來較慢,目前是本班鍋爐吹灰結束後需要4h後再熱汽溫緩慢升高吹灰前的數值,這樣一來再熱氣溫的平均值下降較多,從此看出新燃燒器運行過程中提高鍋爐沾汙係數是個相當慢的過程。吹灰較多雖然會降低排煙溫度,但引起再熱蒸汽溫度的降低,二者對煤耗的影響來說再熱汽溫下降更影響煤耗,因此需要繼續對吹灰進行優化,基本原則應該時低負荷少吹,高負荷多吹,壁溫高加吹。
(5)負荷變動與調節品質的影響
目前,機組一般均投入AGC參與電網調頻,台電還投入了節能項目廠級AGC優化模式,負荷變動較為頻繁而且幅度更大,在升降負荷過程中一般均會出現短時再熱汽溫偏低或超溫現象。根據當前情況可以看出,1號機組的再熱汽溫波動幅度較大,達45K左右。一方麵是AGC指令變動較頻繁,且波動幅度較大;另一方麵是協調控製係統的調節品質較差。我廠采用西門子的PROFI協調控製係統,PROFI的主再熱汽溫調節品質目前已很難滿足大幅度負荷波動的調整,頻繁出現主再熱汽溫超溫及金屬壁溫超限等。因1號機組進行了低氮燃燒器改造後,PROFI的調節性能存在問題,未能進行相應的參數修改,導致主再熱蒸汽溫度控製較差。因此建議我廠盡快進行改造後鍋爐的各項熱控調整試驗,以滿足改造後鍋爐的運行性能。
(6)台山電廠1號機組目前存在缺陷的影響
台山電廠1,2號機組相同工況下比較中發現1號機組高旁閥後溫度較2號機組偏低15-20度左右,說明1號機組高旁減溫水存在較大的內漏,這也是影響再熱蒸汽溫度偏低的原因之一,但因高旁減溫水閥在線無法徹底處理,隻能待機組停機後處理。另外再熱蒸汽減溫水調門及電動門也存在一定的內漏,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三、提高再熱蒸汽溫度的解決措施
(1)對鍋爐存在的低負荷下主汽溫和再熱汽溫不協調的問題,聯係上海鍋爐廠專家進行核算確定鍋爐各受熱麵是否匹配,利用大修機會完善。
(2)通過燃燒調整試驗,進一步摸清燃燒器擺角、六層SOFA風門和兩層COFA風門對汽溫偏差的影響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