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長輸管線焊接缺陷類型及其產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2 / 2)

2.5 氣孔

焊接時,熔池中的氣泡在凝固時未能逸出而形成空穴,由於氣孔的存在,焊縫的有效截麵減小,過大的氣孔會降低焊縫的強度,破壞焊縫金屬的致密性。產生氣孔的主要原因是坡口邊緣不清潔,有水份、油汙和鏽跡,焊條或焊劑未按規定進行烘焙,焊芯鏽蝕或藥皮變質、剝落等。防止產生氣孔的主要措施有選擇合適的焊接電流和焊接速度,認真清理坡口邊緣水份、油汙和鏽跡,嚴格按規定保管、清理和烘焙焊接材料,不使用變質的焊條,當發現焊條藥皮變質、剝落或焊芯鏽蝕時,應嚴格控製使用範圍。

2.6 夾渣

焊後殘留在焊縫中的熔渣,和氣孔一樣,由於夾渣的存在,焊縫的有效截麵減小,過大的夾渣也會降低焊縫的強度和致密性。產生夾渣的主要原因是焊件邊緣有氧割或碳弧氣刨熔渣,坡口角度或焊接電流太小,或焊接速度過快。在使用酸性焊條時,由於電流小或運條不當形成糊渣;使用堿性焊條時,由於電弧過長或性不正確也會造成夾渣。防止產生夾渣的主要措施是正確選擇坡口尺寸,認真清理坡口邊緣,選用合適的焊接電流和焊接速度,運條擺動要適當。多層焊時,仔細觀察坡口兩側熔化情況,每一層都要認真清理焊渣。

2.7 未焊透

焊接過程中,接頭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現象稱為未焊透。還有一種未熔合的情況,即在焊接過程中,由於焊接電流過大,焊條熔化過快,一旦操作不當,焊件邊緣或者前一道焊層未能充分受熱熔化,熔敷金屬卻已覆蓋上了,造成熔敷金屬未能很好和焊件邊緣熔合在一起。未焊透是一種比較危險的缺陷,焊縫出現間斷或突變部位,焊縫強度大大降低,甚至引起裂紋。因此,船體重要結構均不允許存在未焊透,一經發現,應予鏟除、重新修補。產生未焊透的主要原因是焊件裝配間隙或坡口角度太小,焊件邊緣有較厚的鏽蝕,焊條直徑太大,電流太小,運條速度過慢以及電弧太長、極性不正確等等。防止產生未焊透的措施有合理選用焊接電流和速度,正確選取坡口尺寸,封底焊清根要徹底,運條擺動要適當,密切注意坡口兩側的熔化情況。

3.總結

焊縫缺陷的存在,嚴重影響著長輸管線的強度,因此利用不同方法對焊縫質量進行檢測,是保證管線建造質量的主要措施。根據產品的技術要求和有關規範的規定,無損檢驗方法常見的有外觀檢查、密性試驗和無損探傷等。外觀檢查是一種常用的簡便質量檢驗方法,能夠發現焊縫表麵咬口、氣孔、夾渣、焊接裂紋、弧坑、焊瘤以及焊縫的外形尺寸和形狀不符合要求等外部缺陷。無損探傷分滲透檢驗、磁粉探傷、超聲波探傷和射線照相探傷。對發現的致命超標缺陷采用合適的工藝進行返修及複檢,以保證長輸管線的焊接質量。

參考文獻

[1]伊長化,趙海鴻.長輸管道安裝焊接材料選擇[J].焊接, 2006,06.

[2]許貴芝.焊接規範對焊接接頭性能的影響[J].焊管, 2006,09.

[3]沈忠英,康美琴.現場施工中關於焊點的控製[J].化工設備與管道,2006,08.

作者簡介:趙洪波(1979—),男,山東東營人,主要研究方向:土木工程計算機輔助CAE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