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也知道兵情緊急,此時不是推脫的時候,當下抱拳應道:“公孫先生不以董平才力不足,委此重任,董平定當竭盡全力,不致辱沒了二龍山軍隊的名聲。”
公孫勝問道:“董都監對景德鎮和關山鎮駐軍的情況了解多少?”
董平顯然對這兩鎮的情況極為熟悉,隻見他從容答道:“景德鎮和關山鎮各自駐紮係將禁軍兩千五百名,其中步軍一千五百名,馬軍一千名,都歸製置使清萬年管轄。景德鎮兵馬總管雲天彪諸位應該都比較熟悉了,此人深通韜略,極有智謀,是個厲害角色。公孫先生昨夜一戰大獲全勝,陣斬謝德婁熊,雲天彪一向視他們為心腹,先生斬了他們對雲天彪應該是個不小的打擊,再加上景德鎮損失了近千步軍,我們應付起他來卻要輕鬆許多了。
關山鎮兵馬總管張繼乃是世襲武職,勉強學了兩枝弓箭,因其門多故舊,一路上徇情保舉,才做到這個位子。此人對於講武論兵絲毫不懂,更兼性情懦弱,喜逸畏勞,即便他有千軍萬馬,我也不懼。隻是那張繼有一位夫人賈氏,極有才智,張繼在署演試兵將,升降進退,全仗她在簾內照應,張繼全不調度,卻是不能不防。”諸人聽了賈氏之事,不覺暗暗稱奇。
公孫勝一臉疑惑道:“董都監,朝廷自從丟了燕雲十六州和河西四郡這些良馬產地之後,一直缺少戰馬,朝廷的正規軍隊中,馬軍極少,為何景德鎮與關山鎮的係將禁軍中,馬軍比例如此之高?”
董平道:“先生有所不知,自開國之始,朝廷便開始采取監牧管理的模式經營養馬業,牧場麵積最大時曾達到過兩百五十多萬平方公裏,自喪失了西部、西北部傳統上以畜牧業為主的領土後,為發展官營畜牧業,朝廷竭力向黃河沿岸拓展牧地,陸陸續續建立了八十一所監牧,其間時建時廢,其中長期存在的有十六所,位於東平府境內的東平監就是其中之一,東平監每年要向朝廷提供七八千匹戰馬,多時能夠達到上萬匹。景德鎮和關山鎮位於東平府境內,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軍中馬軍自然他處要多。”
“你說什麼?上萬匹戰馬,我沒有聽錯吧?”公孫勝聽到東平監有如此多的戰馬,不禁失聲驚問道。
“先生沒有聽錯,東平監產量最高時卻曾達到過萬匹。”董平不明白公孫勝為何如此吃驚。
公孫勝得到董平的肯定答複,這才逐漸冷靜下來,向他解釋道:“董都監有所不知,我軍中一向缺少戰馬,主公窮盡心思,利用各種渠道,才建立起了一支八百人的騎兵部隊,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戰馬。方才我聽到東平監每年能產七八千匹戰馬,不覺喜出望外,董都監莫要見怪。”董平連稱不敢。
公孫勝接著道:“一想到那成千上萬的戰馬,我恨不得現在就去看一看,更難得的是,東平監是專門的養馬機構,監內有大片牧場和齊全的養馬設施,隻要經營得法,每年都會有戰馬出產,我軍若是能夠將其接收過來,就能大大緩解軍中缺馬的現狀。”
董平道:“原來是這樣,難怪先生方才如此吃驚。東平監就設在東平府城南二十裏處,該地位於汶水注入水泊處,水草肥美,最適合放牧,東平監中有五百餘名士兵負責駐守,先生不若率領一千二龍山兵馬,立即前往東平監將其接管過來。”
“此時不急,東平監就在那裏還能飛了不成,倒是東平府城需要人馬駐防,雲天彪和張繼不時就要打來,且先打退了兩人再說。”公孫勝雖然對那東平監極為眼熱,但也不能為了它就置東平府於不顧,如此一來,讓那董平如何看他。
公孫勝岔開話題道:“董都監,我聽孟壯士說你擒住了製置使清萬年,欲使雲天彪和張繼投鼠忌器,不知此人為官聲名如何?”
董平一聽此話,義憤填膺道:“這廝沒有什麼本事,仗著受趙佶寵幸,在京東西路掯勒同僚,收受賄賂,諸州縣官吏但有不給,他便在趙佶麵前加以譖毀,因此聲名狼藉,眾怨沸騰。”
公孫勝道:“如此貪濫官吏竟然能夠做到這番高位,可見朝廷腐朽無能一至於此,此人現在還有些用處,暫且留下他的性命,待退了雲天彪和張繼之後,再治他的罪行。”眾人計議已定,直吃到月上中天,方才各自回去歇息不提。
再說那苟桓與真祥麟撞出重圍,暗暗尋思道:今番大敗,折了謝德婁熊,這二人都是雲天彪的心腹,我們回去之後如何向他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