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新安置好孫立夫婦後,便與顧大嫂收拾停當,過得片刻,鄒氏叔侄帶了二十多個伴當來到孫新酒店。一幹人等到子夜將近時分,便向東城門而去。孫新的酒店距離東城門也就裏許遠近,不到一刻鍾,眾人便已遠遠看到城門處有兩三個軍士在那裏巡邏。
孫新夫婦與鄒氏叔侄迎上前去,由於孫立這層關係,孫新在登州城中也算是個名人了,尤其是與登州城東門的巡城士兵都廝混得熟了。
三人看到孫新,立即上前招呼道:“孫大哥,這麼晚了,到這東城門,有什麼事嗎?”
孫新答道:“也不知怎的,我哥哥到現在還沒有回去,這不,我那嫂子就著急了,央求我前來尋他。”孫新一邊說著,一邊帶領顧大嫂及鄒氏叔侄向三人靠了過去。
三人聽孫新這麼一說,心中正自疑惑不定,隻見顧大嫂與鄒氏叔侄早已飛步上去,用手中解腕尖刀抵住了三人的咽喉,三人頓時嚇得魂飛天外,卻又不敢出聲。
孫新向他們一拱手道:“三位兄弟,對不住了,孫某有要緊事辦,隻能勞煩三位換個地方好好睡上一覺了。”孫新話音一落,顧大嫂與鄒氏叔侄同時出手,將三人擊昏,鄒氏叔侄帶來的那夥伴當從暗處竄將出來,將三人繩捆索綁,用布條塞了口,丟到一個無人注意的角落。
做完了這一切,孫新兵分兩路,他與顧大嫂帶上十餘伴當前去解決城樓上的巡哨士兵,鄒氏叔侄則帶領剩下的十餘人負責解決城牆下藏兵洞內的輪班士兵。由於城內守軍大多集中於城西方向,孫新等人的行動進行得異常順利,不過一頓飯的功夫,便將西城門處負責值夜的守軍一一拿下了。
孫新看看子時一到,立即命鄒氏叔侄打開城門接應二龍山大軍入城,他與顧大嫂則在城牆之上,各舉起一隻燒得正旺的火把,朝著黑漆漆的城外連連揮動。
且說楊誌收兵回營之後,暗暗集結軍隊,趁著夜幕降臨向城東方向轉移,隻在城西大營留下史進一部兵力,由朱武主持大局,偽裝成大軍依舊駐紮於此的氣勢,迷惑城內守軍。
楊誌率領大軍潛伏在東城門外,等到子夜時分,遠遠地看到登州城頭火把閃動,知道孫新已經得手,立即命令全軍向登州城東門迅速開進,一時三刻即已來到城門前。
鄒氏叔侄看到楊誌大軍來到,迎上前去,此時孫新夫婦也已從城樓上下來,楊誌確定了事先約定的暗號無誤後,率領大軍湧進登州城內。在孫新等人的帶領下,直奔登州府衙殺去,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擋,便順利接收了登州府衙。
登州知州王師中還沒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麼事情,便被武鬆帶人包圍了宅院,隻好束手就擒。直到此時,西城守軍才發覺情況有異,無奈孫立不知去向,一時間群龍無首,不知該如何接敵。當楊誌將王師中帶到城西兵營時,城內守軍明白大勢已去,繼續頑抗已經沒有意義,在楊誌的一聲喝令下,紛紛放下手中的武器,向二龍山軍隊投降。楊誌隨即命人打開西城城門,將朱武、史進一軍接進城內駐紮,李俊的水軍依舊紮在刀魚寨內。
終於拿下了登州城,此次的作戰任務也算是圓滿完成了,楊誌心情大好,一臉興奮地對身旁的孫新等人道:“此次能夠兵不血刃攻取登州城,貴夫婦等可是為我軍立了一個大功啊,待我軍凱旋之日,我會將你們的功勞向主公據實回報。”
孫新等人連連向楊誌答謝不已,楊誌看到顧大嫂在一旁欲言又止,當即想起樂和所說的解珍、解寶之事,道:“解氏兄弟遭毛家父子陷害,如今身陷囹圄,性命危在旦夕,不可不救。武將軍,你速帶本部人馬前去取了蓬萊縣城,將解氏兄弟盡快救出來,遲則生變。”
顧大嫂心中歡喜不已,當即表示願與武鬆一同前去蓬萊縣城救人,鄒氏叔侄也要前去,楊誌一一應允了,留下孫新幫助他接收登州城。孫新在登州城內居住多年,對城內情況極為熟悉,加上人麵又廣,楊誌在他的幫助下,接收登州的過程進展得十分順利。
等到第二天天明時分,登州城已經被二龍山軍隊完全控製,城內百姓此時方才知道登州城已經易主。老百姓經曆了最初的惶然疑惑之後,很快就在楊誌的一番精心安撫下,適應了這種角色轉變,市井晏然,雞犬不驚,一如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