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擴軍備戰(1 / 2)

登州府衙中,王師中麵色灰白地坐在那裏,自從被武鬆捉獲之後,他便一言不發。由於王師中平日裏並無惡跡,登州城在他的治理之下倒也算得上是秩序井然,人民安居樂業,對於這樣的治民之才,自然是能招降就招降的。

楊誌看了一眼堂下的王師中,道:“如果我記的不錯的話,王大人是歸正人吧。”

王師中一聽楊誌這話,便明白了他要說什麼,接住他的話道:“我雖然生在遼國,但祖上卻是漢人,無時無刻不在引頸期盼王師北上,收複燕雲十六州之地,以恢複我漢人的身份。去歲我棄遼投宋,正是世世代代燕雲十六州百姓的共同心聲,所作所為無愧於心。”

楊誌擊掌讚歎道:“王大人果然是我漢人中的楷模,若是燕雲百姓人人做如是想,何愁漢人不能收複故土,以成漢唐之盛世。隻可惜,王大人投身趙宋,這番心血算是白費了。遠的且不說,方臘、王慶、田虎已經攪擾得趙宋朝廷左支右絀,寢食難安。王大人回歸中原,也有些時日了,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之下,你覺得以行將就木之趙宋朝廷能夠完成收複燕雲十六州的壯舉嗎?”

王師中猶自抗辯道:“你休要用這等言語惑我,大宋能不能收複燕雲十六州之地,我胸中自有決斷。”

楊誌冷笑道:“王大人還在做著宋金海上之盟的迷夢吧,隻怕要讓你失望了。”

王師中聽到楊誌提到宋金之盟,心中滿是震撼和疑惑,不由得驚聞道:“你怎麼會知道此事?”

楊誌一副渾不在意的樣子道:“你們自以為此事做得很隱秘,殊不知早被我軍偵悉得一清二楚,你為之費盡心血的宋金之盟已經不可能了,如今宋徽宗忙於平定內亂,早已派出使者出使遼國,與遼國修好,與此同時,金國使者也在宋朝境內被殺。接連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如果你是完顏阿骨打,你會作何感想?”

王師中一時間心亂如麻,訥訥道:“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

楊誌仿佛覺得這樣還不夠刺激,又給他加了一劑猛藥,不經意道:“還有一件事情要告訴王大人,王大人應該有個兒子叫做王瑰,他現在正與馬政父子等人在我二龍山上做客,王大人若是想通了,有時間就去看看他。”

王師中忽然明白了過來,一臉憤怒地指著楊誌道:“是你們截殺了宋金使團,你們把瑰兒怎麼了?”

楊誌道:“王大人下去好好想想吧!”說完,楊誌不待王師中再行開口,衝堂下揮揮手,立即有兩人走上前來,將王師中押了下去。

剛剛處理完王師中的事情,武鬆等人便回來了。蓬萊縣雖是登州治所所在地,但宋軍兵力主要集結在登州城中,蓬萊縣城中並沒有多少守軍,武鬆率領本部人馬輕而易舉便攻占了該縣。顧大嫂與鄒氏叔侄帶人到牢中,會合了樂和,一起放出解氏兄弟,並將毛太公一幹作惡多端、橫行鄉裏之人盡數擒獲,武鬆讓百姓曆數他們的罪行後,由解氏兄弟親手將他們就地正法,以安當地百姓之心。

再說孫立醒來之後,想起昨夜之事,頓時怒上心頭,夫人樂氏在一旁連連勸解,將解氏兄弟如何遭人暗算陷入牢籠,孫新等人為救二人性命聯合二龍山軍隊攻取登州之事一並向孫立道明。孫立聽說登州城已被二龍山軍隊控製,不禁驚得目瞪口呆,隨即便明白了過來,定然是弟弟孫新與二龍山等人裏應外合取了登州城。

心中掛念王師中安危,孫立徑直向登州府衙匆匆而去,來到府衙之時,孫新等人都在。孫立也顧不得責罵孫新,一臉急切道:“楊誌,你也是江湖上成名的人物,我今日來就是想要問你,準備如何處置王大人一家老少。”

楊誌稱讚道:“王大人能有提轄這樣的部下,真是難得啊。王大人雖曾與我軍為敵,但彼時各為其主,更何況王大人在登州城中官聲一向不錯,我自然不會為難於他。至於他的家人,更是與此事無關了。”

孫立不覺鬆了口氣,道:“既然這樣,我姑且信你一回,可否讓我與大人見上一麵?”

“有何不可?”楊誌吩咐兩名士兵帶孫立前去麵見王師中,孫新看到哥哥一直不曾理睬自己,心裏明白他還在生自己的氣,不覺暗自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