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海上之盟(上)(1 / 2)

自從梁山泊加入二龍山之後,二龍山越發興旺,宋江在進行軍隊建設和根據地建設的同時,命軍機營四處派出斥候暗探,搜集各地情報,以掌握最新的政治形勢。

此次從汴京回來之後,宋江總是隱隱地覺得有一種危機感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汴京城內各種勢力的暗中較量,政治鬥爭的波詭雲譎,汴京人民醉生夢死的麻木不仁……處處透露出趙宋政權即將繁華落盡,戰爭就在眼前。這場戰爭一旦打響,必定會發展成為一場全麵戰爭,波及整個中國,現在就缺少一根導火線來引爆它,而這根導火線會是什麼呢?

宋江正在沉思之時,朱武和時遷從外麵匆匆走了進來,為宋江帶來了一個重磅消息。

自從宋江命令軍機營加強情報搜集工作之後,時遷就著手情報網的建立,由於軍機營剛剛組建不久,人手吃緊,現在隻能將情報搜集工作的範圍重點放在青州地界,至於汴京和其他各方勢力的核心地區最多也就派出三五人而已,聊勝於無,能不能打探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打探到什麼程度,就是個未知數了。

青州作為二龍山首要作戰目標,時遷自然不敢掉以輕心,在青州地界布置了大量的斥候眼線,盡可能多得搜集相關情報。

時遷的這番工夫果然沒有白費,就在今天近午之時,軍機營發現一行幾十人形跡異於常人,於是向山寨傳回消息,楊誌派人將他們截了下來。仔細盤查之下,時遷發現這群人竟然是宋金結盟的使者。

宋江聽到這個消息怎能不驚,當即隨同朱武來到了軍機營。宋江掃視了一圈,軍機營的幾位頭領都在,另有十幾人被押在一旁。

時遷將從他們身上搜到的身份文牒、官憑路引、兩國國書以及盟書禮物交給宋江查看,宋江一一查看之下,心中更是震驚,這些人中有幾人居然身居要職,其中就有朝議大夫直秘閣趙有開、武義大夫登州兵馬鈐轄馬政、忠訓郎高藥師、忠翊郎王瑰、平海軍指揮使呼延慶、登州軍校王美、劉亮……其中還有三份身份文牒是用女真文字寫成的,宋江也看不明白。

朱武早已找人翻譯過他們的身份文牒,在一旁道:“那三個是金國的使臣李善慶、散都和勃達。”

盟書是用兩國文字寫成的,其中一部分是用中國文字書寫的,上麵蓋有宋徽宗的禦印,下麵用女真文字書寫,並蓋著一方印,想來內容意思與上麵中國文字所表達者相同。

隻見上麵詳細列出了盟約的各項條款:宋金各自進軍攻遼,其中金軍攻取遼上京與中京大定府,宋軍攻取遼的西京大同府和南京析津府;滅遼後,宋將原來於澶淵之盟輸給遼的歲幣轉輸給金;金則將燕雲十六州歸還於宋……

宋江看罷這份盟書,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一時間怔怔得說不出話來。

朱武完全能夠理解宋江此時的心情,他當時看到這份盟書時,比宋江的表現還要震驚莫名,心緒不定之下竟然失手讓盟書掉到了地上。

“主公,這件事情非同小可,我們要想個萬全之策才好。”朱武在一旁提醒道。

宋江回過神來,喃喃回應道:“是啊,茲事體大,是要想個妥善的應對法子。”此時宋江才注意起被押在一旁的十幾個人,當先三人衣服淩亂不堪,其中一人臉上也還帶著不同一道傷痕,顯然是經過激烈的搏鬥造成的,扯破的常服之下露出內襯的朝廷製式軟甲,戰鬥時使用的也是官用軍器,這一點已經被朱武等人驗證過。

宋江走上前去,衝那三人問道:“你們是哪裏的軍士,此次的任務是什麼,進行到什麼程度了,那三個是什麼人?”宋江邊說著邊指了指被押在一邊的三個與中原人士裝束迥異的人,接著話鋒轉厲道:“你們約定什麼時候開始進攻遼國?”宋江最後才問出自己最想知道的答案,這才是二龍山製定未來戰略計劃的關鍵。

那臉上帶傷之人隻是沉著臉站在那裏並不答話,另外兩人顯然以他馬首是瞻,也不言語。

朱武在一旁向宋江解釋道:“從剛才在三人身上搜出的身份文牒,那臉帶刀傷之人乃是平海軍指揮使呼延慶,另外兩人分別是登州軍校王美、劉亮,他們一行本來有三四十人,後在盤查之時與我們發生衝突,雙方發生了打鬥,我們殺死了他們二十多人,經查明都是登州的軍士,王美、劉亮應該就是他們的上級。三人中數這呼延慶最為勇猛,傷了我們十幾人才將他擒獲。隻是有一點很奇怪,他本是平海軍指揮使,而平海軍的治所在泉州,宋徽宗怎麼會派他不遠千裏前來與金人結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