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總管有神行術,武將軍機敏過人,勇武非凡,有他們二人隨同主公前去,我就放心了。主公可於今日散播消息,聲稱自己得了急病,等到眾將軍來探望之時,著安總管從旁說項,就說主公的病最忌外人打擾,需要調養些時日,自然無礙,主公可借機行事。”
“如此就有勞軍師從中斡旋了,我走之後,山寨事務由軍師代為掌管。”
山寨將領宋江得了急病,果然都來探視,安道全向前來探望的眾將講明了宋江的“病情”,眾人方才安心離去。宋江看到眾人都離去了,立即從床上坐起身來,哪裏還有半分病態?他召來武鬆和戴宗,三人收拾好行裝,悄悄的離開山寨,取道向汴梁趕去。
路上非止一日,三人一路風餐露宿趕到汴梁,宋江曾經無數次在書籍中看到古人或是今人用“固若金湯”來形容汴京的牢不可破,但當他真正站在汴京城前,看著那巍然屹立的城牆時,還是被深深地震撼了。從魏國的大梁到北宋的汴梁,厚重的曆史滄桑感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時空,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由於每年的元宵節,汴梁都會舉行大型的燈會,全國各地前來觀燈的人都會在這時湧往京城,因此元宵前的這些天,城門的管理製度並不是很嚴。宋江三人憑借偽造的官憑路引,再加上給了守城的人一些好處,因此很順利地混進了城內。
走進汴梁城,街上人流如織,摩肩接踵。三人先在城中找了一家客棧,權作安身之用,幸虧他們來得不算太晚,若是等到十四或是十五才來,隻怕連住的地方都找不到。
汴梁作為北宋的都城,是全國政治經濟中心,人口超過了百萬,城中店鋪多達六千四百多家,這在當時實在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據說一千年多年前的黑夜降臨時,世界上隻有北宋的汴京城依然是燈火通明,儼然一個不夜城。三人將包裹寄在店內,信步來到街上的酒樓,酒樓中三教九流的人應有盡有,是最適合探聽消息的場合。
宋江三人找了一副靠窗的座頭,要了幾角酒,讓店小二切了五斤熟肉下酒,一邊吃酒一邊留神傾聽眾人的談話。
隻聽得鄰座有人說道:“王大哥,你前些日子跟我們說朝廷要同遼國打仗了,是真的還是假的啊,我看這京城的禁軍沒有一點動靜啊,你不是在胡吹大氣吧。”
此人話剛說完,就聽一人接道:“趙麻子,你懂什麼啊,朝廷的禁軍你就別指望了,這些人整日裏缺乏操練,隻知道遊手好閑,隻剩下一副空架子,哪裏還有當年太祖皇帝時禁軍的威風。這次與遼國開戰的主力軍是老種經略相公統領的西軍,他們常年守衛邊關,與西夏作戰,是目前官軍中最能打的一支軍隊,我一個遠房親戚在西軍中擔任要職,這些事我就是從他那裏聽來的。”
“聽你說得有鼻子有眼的,我就權且信你了,今天的酒錢我付了。”此人說完之後,搖搖晃晃地向著櫃台走去,看來有七八分醉意了。
宋江心中思忖道:若自己所記不錯的話,宋金海上之盟聯合攻遼確實是在這個時候,不過後來由於方臘起義,宋軍將攻遼的主力西軍調去平定方臘起義,致使攻遼一事一再拖延下去,直到三年後才重拾此議,不知自己的穿越會不會改變這件事的進程。三人又聽了一會兒,並沒有探聽到朝廷針對農民起義采取行動的相關事宜,隻好付了酒錢,離開了這家酒樓。
宋江三人順著禦街一路來到了汴河橋上,這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木質拱橋,結構精巧,形式優美,因狀若飛虹,故名“虹橋”。三人駐足橋上,但見河裏船隻來往,首尾相接,或纖夫牽拉,或船夫搖櫓,有的滿載貨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緊張卸貨。一隻大船正待過橋,船夫們或用竹篙撐,或用長竹鉤住橋梁,或用麻繩挽船,或忙著放下桅杆以順利通過橋拱,鄰船的人也指指點點像在大聲吆喝著什麼。
“這汴梁不愧為趙宋的國都,果然夠繁華、夠氣派!”武鬆望著腳下流淌的的汴河以及河岸上下忙碌的人群,不由得感慨道。
“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宋朝自太祖皇帝建立以來,已曆一百六十餘年,如今空有一副繁華的外衣,內裏其實已經朽透了,也該換個主人了。”宋江望著皇宮的方向,悠悠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