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裏麵劃分了很多區域,有些專門負責鍛鐵為鋼,有負責成型兵器鎧甲,還有一些負責成型兵器鎧甲的再次加工。
北宋時期的鍛鐵為鋼之法主要兩種:灌鋼法和百煉鋼法。灌鋼法是一種低溫煉鋼法,是通過將生鐵和熟鐵相摻和進而成鋼的一種方法,此種方法要想得到不同含碳量的鋼,隻要把生鐵和熟鐵按一定比例配合好,加以熔煉,就可獲得。北朝時的著名工匠綦母懷文造“宿鐵刀”,鋒利無比,可以“斬甲過三十紮”,就是用團鋼法鍛製的。百煉鋼法則是通過燒煉使鐵摻碳,再鍛打使摻入的碳分布均勻,使晶粒變細,並清除掉原有的雜質,從而獲得優質鋼。精鐵經過百次鍛打,才能成純鋼,故而成為“百煉鋼法”。
鍛鋼區是作坊中最熱的地方,許多工匠大汗淋漓的在那裏揮動手中的錘子鍛打鐵器,還有的四五個人合力拉動一個一人高的大風箱,以保持鍛造時爐火的溫度。看到這裏,宋江不由歎道:“一把刀劍竟然凝結了勞動者如此多的汗水與辛苦,大家一定要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去愛護手中的武器,如果有誰想從我們手中奪走它,我們決不答應。”
離開了鍛鋼區,宋江等人來到了武庫,這裏是用來儲藏隻做好的武器裝備的地方。走進武庫,隻見裏麵整整齊齊地堆滿了各種武器裝備,裏麵有很多搬運工在忙進忙出,將各種新打造好的兵器分門別類地整理好,然後裝上車,運送到軍中。
宋江拿起一麵盾牌,這麵盾牌高約六十五公分,寬約四十五公分,有兩層木板粘合而成,上麵蒙了一層皮革,盾心鑲嵌凸起的金屬球麵,可以有效的彈開攻擊,卸去衝力,這種盾主要是為了防箭矢用的,同時也能防止短柄刀劍的劈砍。
“湯總管,這種盾牌在投入使用前,你們如何檢驗它的堅固程度。”宋江放下手中的盾牌,向湯隆問道。
湯隆不假思索道:“盾牌生產出來之後,我們會根據生產的數量從中抽取一定數目的盾牌,然後拿去試驗場進行測試,測試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讓士兵用弓箭射或者是用刀劍劈砍,直到盾牌被砍壞為止,記錄劈砍的次數來確定它的質量好壞。”
“我看這裏的盾牌均是由整塊的木材為原材料製成的,堅固程度不是很好,我聽說山上的老粗藤經水浸曬幹後十分堅韌,將其編織粘合之後製成圓盤狀,中心凸出,周簷高起,圓徑約三尺,重不過九斤,牌內用藤條編成上下兩環,以容手臂執持。這種藤牌,編製簡單,使用輕便,加上藤本身質堅而富有伸縮性,圓滑堅韌,不易兵器砍射破入,而且堅固程度很好,湯總管不妨做一下這方麵的嚐試。”宋江開始向湯隆兜售自己後世的軍事知識。
湯隆不愧是製造兵器的專家,聽完宋江的敘述之後,立即意識到了這種藤牌具有極高的實戰價值,不由的雙眼放光,興奮的道:“主公所言甚是,我這就命人試製這種盾牌。”
“你先別急,我這裏還有一種兵器需要你盡快研製出來,可以配合藤牌使用。”說到這裏,宋江將他提前畫好的兵器樣圖遞於湯隆,方才接著說道:“這種武器名為狼筅,械身用大毛竹製成,械首尖銳如槍頭,械端有數層多刃形附枝,兩旁枝刺用火熨燙得有直有勾,同時有硬枝和軟枝之分。戰鬥時,敵人長刀雖鋒利,卻砍不斷軟枝,枝節層層加深,最長六十公分,最短二十五公分,杆長五米。能擋住長槍刺入,臨陣之時,狼筅兵在前衝陣,長槍兵緊隨左右,大刀兵接應於後。”
朱武對這種新型武器很感興趣,問道:“主公可知這種兵器的技擊方法?”
“技擊方法我這裏也有,軍師可拿去參詳一番,若是沒有什麼問題,交給楊誌將軍即可,由他負責操練狼筅兵,對外要嚴加保密。”宋江叮囑一番後,將狼筅的技擊之法交與朱武,朱武瀏覽了一遍,將之珍而重之地收了起來。
“我之所以要訓練狼筅兵,主要是考慮到它在軍中的心理威懾作用。兩軍對陣,若是一方兵器單薄,士兵的膽氣必然會被多方所奪,即使平日裏訓練精熟,也難免會出現張皇失措,不能在保持平時訓練的常態。狼筅這種兵器,於械身上多生枝節,使敵人不得深入,用來遮蔽自身綽綽有餘,士兵們有了這種憑借,膽氣自然就會壯起來,也就不會出現張皇失措的舉動,用之來激勵士氣效果甚佳。”宋江毫不避諱的向眾人說出了訓練狼筅兵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