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梁山群雄(2 / 2)

小嘍羅把船駛到金沙灘岸邊,晁蓋領宋江三人上了岸,著小嘍羅背了包裹,拿了刀杖,眾頭領往山寨上來。那幾個小嘍羅,自把船駛到港裏去了。

宋江看岸上時,兩邊都是合抱的大樹,半山裏一座斷金亭子。再轉將過來,見座大關,關前擺著各種兵器,四邊都是擂木炮石。進得關來,兩邊夾道遍擺著隊伍旗號。又過了兩座關隘,方才到寨門口。宋江看見四麵高山,三關雄壯,團團圍定。中間裏鏡麵也似一片平地,方圓三五百丈。靠著山口,才是正門,兩邊都是耳房。

晁蓋在一旁向宋江自豪地問道:“賢弟看我這做山寨如何?不是晁蓋誇口,天下恐怕再難找到這般好去處。”

宋江對晁蓋這番話沒有絲毫異議,說實話,梁山泊卻是一個絕佳的安身立命之處,四周皆被水泊圍住,山寨之上又有重重關隘據住要道,形勝之險固遠勝二龍山,隻要有擅長水戰之人守住山前這片水泊,想要攻破此寨,比登天還難。

宋江不禁讚歎道:“梁山泊形勢險固,易守難攻,果真是一個難得的好去處。”

眾人說著話時,早到聚義堂前,晁蓋引著宋江三人來到聚義廳上,宋江抬頭看時,隻見兩旁交椅上坐滿了頭領

晁蓋走在宋江三人前麵,為三人介紹廳內眾人道:“吳軍師和林衝、朱貴兩位頭領大家已經見過了,我就不再多做介紹,這六位分別是公孫勝、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以及白勝,賢弟在東溪村的時候已經見過他們了。”

宋江抬頭看六人時,隻見當先一人做道士打扮,生得一雙杏眼,落腮胡須,身長八尺,相貌堂堂,當是“入雲龍”公孫勝。第二人紫黑闊臉,鬢邊生有一搭朱砂記,上麵生一片黑毛,該是“赤發鬼”劉唐。接下來三人長得確有幾分相似,都做漁家打扮,當是阮氏三雄“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根據三人的座次,宋江倒也不難辨出三人的身份。最後一人身長八尺,相貌猥瑣,一副閑漢打扮,不用說就是那“白日鼠”白勝,宋江對此人可說是一點好感都欠奉,劫生辰綱被捕入獄後熬不住酷刑竟然出賣自己的同夥,這種叛徒行為實在是令人不齒,他碰到了晁蓋這個講義氣的人,算他命好,花重金將他弄了出來,還讓他在山上坐了一把交椅。

宋江一一向眾人見了禮,接著晁蓋指著兩外兩人向宋江道:“這二人乃是梁山的元老,一個喚作‘摸著天’杜遷,一個喚做‘雲裏金剛’宋萬,當初山寨初創時,多賴他們和朱頭領之力。”

杜遷和宋萬雖然沒有說什麼大本事,但正如晁蓋所說,他們都是梁山的元老級人物,宋江對他們還是頗為敬重的,向兩人拱手行了一禮。

晁蓋接著道:“這一位是朱貴的弟弟朱富,擅使暗器,因他為人和善,笑口常開,但心思縝密,機智多謀,人送外號‘笑麵虎’。他身旁那位是他的師傅李雲,本是沂水縣的都頭,有一身好本事,打鬥起來有三五十人不能靠近他。因為眼珠是藍色的,胡子和兩鬢頭發是紅色的,所以人稱‘青眼虎’。”宋江聽晁蓋介紹到李雲時,不由朝他多看了兩眼,此人形貌與漢人相差很大,應該是有外族血統。

晁蓋接著向宋江介紹坐於右一排交椅上的眾位好漢,他指著一人道:“這位是‘平地雷’強大力,原是猿臂寨寨主,力大無比,使一條三十斤重的開天槊,因被苟桓等人強占了山寨,因此來投我梁山泊。”

“這四位分別是‘金毛吼’施威、‘毒火龍’楊烈、‘截命將軍’鄧天保、‘鐵槍’王大壽,四人都是狼軀虎背的好漢,擎山倒海的英雄,同心合意,統著四五千嘍囉,據著鹽山。不曾想後來朝廷派了兩個兵馬都監來,一個是滄州兵馬都監鄧宗弼,一個是永靜軍兵馬都監辛從忠,這兩人十分了得,將四人殺敗,一把火燒了山寨。四人無處可歸,於是投了本寨。”宋江聽得苟桓、鄧宗弻、辛從宗三人姓名,知道又是蕩寇誌中提及的雷將,已是見怪不怪,上前向五人一一行了禮,算是見過了。

眾人都相互認識了,然後分賓主落座,晁蓋命人擺上酒宴、果品、菜蔬一應所需之物,同眾人暢飲通宵,這頓酒直吃到東方露白,眾人才散去各去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