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三軍改編(2 / 2)

募兵工作一直進行了十多天方才結束,經過一番統計,此次共征得水軍二百餘人,步軍一千五百餘人,其中廣陵社的成員就占了五百人左右,其餘以前人都是附近各鄉縣趕來應募的,另外還有兩百多名鹽民前來應募。

宋江將征得的二百餘名水兵劃入李俊軍中,加上原有的二百名水兵,以及抓獲的一百多名海賊組成一支五百人的水軍,由李俊負責訓練。由於這些海賊常年往來******之上,對於海上的天氣狀況以及水文情況比較熟悉,並且能在大海上辨識方向,更兼有一定的海上航行經驗,是不可多得的水軍兵源,隻要善加利用,稍加訓練之後就會成為水軍中的精銳。當初抓住這些人後,李俊就建議宋江將他們收歸己用,宋江當即同意招降他們。

李俊招降這些海賊的辦法很簡單,他給了這些俘虜兩條路,一條是歸降於他,一條是與他和張順等人在水中賭鬥,贏的話放其離去,輸的話任憑處置。許多海賊不服氣,選擇了第二條路,但是一番比鬥下來,他們一個個吃足了苦頭,被李俊五人在水中折磨得死去活來,沒有一個能夠贏他們的,其他被俘的海賊看到李俊五人如此生猛的表現,再看到被他們弄得奄奄一息的同伴,誰還敢在再上前同他們比鬥,這不是找罪受嗎?他們當即明智地選擇了向李俊投降,李俊欣然接受了他們的投誠,並命人對那些飽受他們“蹂躪”的海賊進行救治。李俊的表現不止是震懾住了這些海賊,更讓他們心服口服。

至於征來的一千五百名步兵,五百名廣陵社的成員被分到了武鬆的麾下,剩下的一千人分配到楊誌和魯智深的麾下,使得三人統領的軍士有五百人增加到了一千人。宋江決意要將武鬆帶領的部隊打造成軍中的一把尖刀,成為一支攻堅折銳的精兵,因此將最為悍勇的五百人分到了他的麾下。

宋江曾與朱武商議過步兵軍隊的編製,大體上分為三級,即軍、營、都三級,每軍下轄五個營,每營四千人,分別為前營、後營、左營、右營、中營,設五位營將軍,中營將軍統領全軍,並設參軍一名,協助中營將軍製定作戰計劃,參讚軍機;每個營下轄四個都,每都一千人,設四位都將軍,每個都由三種常規兵種組成,具體編製為三百槍戟兵,三百刀盾兵,四百弓弩兵,對敵之時,各兵種相互配合,協同作戰,三種兵種分由三位曲長統領,曲下設隊,每隊一百人,由隊率統領,隊下設什長和伍長。特殊兵種如器械兵、輜重兵、炮兵等另有編製,附屬於步兵。

水軍編製與步兵大體相同,分為軍、營、都三級,每都一千人,包括操舟手、掌舵手、投射手等多種事務兵,每一類事務兵設隊長一名,各隊人數不等,根據需要,下設隊率、什長與伍長。

騎兵編製與步兵不同,隻設營、不設軍,每營五千騎,由營將軍統領,騎兵營將軍與步兵中營將軍官職相同,高於步兵前、後、左、右營將軍,每營下轄五個都,每都一千人,與步兵營都將軍官職相同,都下設隊,隊下設什長和伍長,編製與官職一如步兵。

步兵、水兵、騎兵平時互不統屬,戰時由宋江授予步兵統領兵符,調動騎兵和水兵配合作戰,暫歸其統一指揮,戰後上繳兵符,三軍各安其位。

目前宋江雖然組建了青州軍,但是兵員規模上遠不到一個軍的編製。對於此次前來應募的鹽民,宋江將他們全部留下,分配進入廣陵鹽務的各個崗位,負責煮鹽。

宋江自從攻占了壽光縣,控製了廣陵鹽務,白花花的食鹽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銷往附近的各個州縣,由於宋江定的鹽價比官府低上許多,因此銷路很好,二龍山短期內算是解決了錢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