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籌建軍械廠(1 / 2)

二龍山雖然解決了錢糧問題,但是緊接著不得不麵臨另一個嚴峻的考驗,那就是軍中缺少武器鎧甲,由於新招收了一批士兵,前番從清風寨得來的武器鎧甲就不夠用了,今後隨著軍中士兵越來越多,這個問題也會越發地凸顯出來,從官軍手中搶奪是要承擔很大風險的,再說了,從官軍手中搶奪得到的武器鎧甲終究有限,不可能滿足二龍山軍隊日益壯大的需求,必須得找到一個根本的解決辦法才行。

帶著這樣的想法,宋江找來了朱武,開門見山道:“這些日子以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我軍缺少武器鎧甲的問題,到今天依然沒有頭緒,軍師可有什麼好的建議?”

朱武顯然也曾考慮過這方麵的問題,宋江剛一說完,他就接著道:“主公所慮甚是,武器鎧甲是士兵強有力的生命保障,優良的武器鎧甲能夠大大提高對敵人的殺傷力,同時大大降低我軍的戰鬥傷亡人數,間接發映出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因此如何提高武器鎧甲的質量成了曆朝曆代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隨著我軍隊伍逐漸壯大,武器鎧甲的供應已經跟不上步伐,依靠從官軍手中奪取也不是長久之計,盡快建立起自己的軍械製造廠已經成為我軍迫在眉睫之事。”

“建立軍械製造廠確實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但此事想要做成,恐怕不易啊。”宋江一臉憂心忡忡地道。

朱武點了點頭,深以為然道:“確實不易,建立軍械廠有兩個條件缺一不可,首先是要有擅長打造軍械的匠人,其次還要有製造軍械的原材料,尤其是鋼鐵薪炭,這兩個條件我軍目前都不具備,建立軍械廠也就無從談起。”

朱武一席話點醒了宋江,當他提到擅長打造軍器之人時,宋江的腦海中立即蹦出了一個人的名字,那就是金錢豹子湯隆,想到此人,宋江的心思開始活絡了起來。湯隆曾任梁山兵器總管,是個地地道道的軍械專家,自己要建軍械廠,沒有比他更適合擔此重任的了。

心中有了合適的人選,宋江的心情也好了幾分,一臉輕鬆地對朱武道:“提到擅長打造軍器之人,我在鄆城縣做押司時,會過不少江湖上的朋友,倒聽他們提起過一個人,符合軍師的要求。此人名叫湯隆,祖宗幾代以打造軍器為生,因打鐵時火花濺身,乃至渾身傷疤,人都呼他‘金錢豹子’。它不僅熟悉各種兵器的打造之法,對鎧甲器械的製作也研究甚深。”

“哦,竟有此等樣人,能得主公如此推崇,想是有真本事的,不知這湯隆家居何處?能否請他加入我軍?”朱武不由得露出了幾分感興趣之色。

宋江思忖片刻,隨後一臉懊惱道:“當時我隻聽人說他是延安府人氏,後流落在薊州,更詳細的情況我卻不是很清楚,我當時也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如今想起,卻是後悔不迭。”他哪裏是聽人說起,分明是從書中得知此事,他總不能告訴朱武他是一個穿越者吧,想到這裏,宋江不禁暗怪施耐庵沒有將湯隆的具體住址寫清楚。

朱武道:“主公不必煩惱,既然知道他住在薊州,那就好辦多了,可派戴統領持主公名帖前去薊州尋人,勸他加入我軍,這樣第一個難題就解決了。同時主公還可令楊將軍在附近鄉縣中招募鐵匠,等湯隆一到,可先讓他對這些人進行一番集訓,然後再教他們打造軍器之法。至於鋼鐵的事情,朱武心中也已經有了計較,但眼下卻是不適合行此計。”

宋江聞言大喜道:“軍師有什麼辦法,快快請講。”

朱武略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方才侃侃而談道:“其實說白了也沒有什麼,隻不過與解決錢糧的辦法大同小異。青州治所益都西北約三百裏有一處地名為萊蕪縣,縣中設有一個萊蕪監,負責鐵冶,卻不歸襲慶府管轄,而是由朝廷設置的提舉司管轄。此地雖然據二龍山不遠,但是與二龍山分屬不同州府管轄,且中間隔著一個淄州,我軍要想攻占此地,就要承擔淄州和襲慶府至少兩個州府的軍事壓力,淄州軍事力量不如青州,還倒罷了,那襲慶府在軍事力量上不遜於青州,遠不是現下我軍所能應付得了的。再加上主公短期內不想引起官方的關注,因此現階段我們不宜對萊蕪用兵,但我們可以利用錢財打通關節,從此地購進鋼鐵,暫解燃眉之急。待得我軍蓄足實力,公開舉事之日,以迅雷之勢攻破淄州和襲慶府,萊蕪監自然會歸於我軍旗下,到時候就能徹底解決鋼鐵的來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