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鬆攻占壽光縣之後,心中不由得開始犯難,二龍山上多是武將,缺少治理民政的文官,今後總不能有他們這些武人去管理那些打下來的州縣,就讓軍師頭疼去吧,武鬆心中這般想道。
但眼下壽光縣卻是需要有人坐鎮,交給別人武鬆又不放心,隻好命李忠暫代知縣之職,並給他留下兩百軍士負責縣城的治安工作。武鬆通過調查了解到縣丞李賢是個奉公守法的好官,於是仍讓他但任縣丞,協助李忠安撫百姓。
安排已定,武鬆修書一封,派人回二龍山向宋江報捷並向宋江請示接管壽光縣的事務,然後他與周通率領三百軍士馬不停蹄的趕奔廣陵鹽務。二人當天下午就趕到了廣陵鹽務,由於他們進兵神速,廣陵鹽務事前沒有得到半點風聲,就被他們輕而易舉地控製住了。
武鬆將鹽務中的一應官員派人看押起來,對於那些幹活的人他卻沒有為難,隻是好言勸慰他們一番,命他們各司其職。
宋江在接到武鬆捷報的第二天就帶著朱武等人來到了壽光縣,他先是找來了縣城中的行政官員,對他們的政績進行了一番民意測評,對於其中害民的蠹蟲當即進行嚴懲,對那些勤政愛民處處為民著想的官員進行了一番褒獎後,抬舉他們擔任縣中的各級職司。縣丞李賢曾多番勸諫張偽善愛護百姓,施行仁政,受到張偽善的打壓排擠,一直在家閑居,隻是掛著一個縣丞的虛名罷了。
宋江了解到他在當地百姓中口碑極好,很受百姓的愛戴與擁護,知道他是個愛民的好官,於是就讓他接替張偽善擔任壽光知縣。李賢是本地人,早就對張偽善在他的家鄉橫行霸道、作威作福心生怨懟。宋江等人殺了張偽善,為家鄉父老除了這個禍害,李賢心中先自對他們有了認同感,此時宋江更是抬舉他做了家鄉的知縣,心中對宋江更是感激涕零,當即宣誓定不會辜負他的信任,竭心盡力為他治理好壽光縣。
得到李賢的這番保證,宋江心中大喜,命李忠留下一百名士兵,由該百人小隊隊長統領,協助李賢維護壽光的治安,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將壽光牢牢的控製在他的手中。
宋江解決了壽光的事情之後,當即帶領吳用一幹人趕往廣陵鹽務。眾人一路風風撲撲趕到廣陵地界,路徑漸窄,靠右近海一麵,常見一片片光滑如鏡的平地,往往七八丈見方,便是水磨的桌麵也沒有這等平整滑溜。宋江等人向當地的土民一打聽,方才知道這便是鹽田。宋江放眼望去,隻見每塊鹽田中,有十多個鹽民在那裏忙碌,引海水灌入鹽田,曬幹以後,刮下含鹽泥土,化成鹵水,再逐步曬成鹽粒。
宋江不由得感歎道:“我吃了三十年鹽,卻不知一鹽之成,竟然如此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今後諸位當與我共勉之。”
眾人聽罷宋江這番話,心中升起異樣的感覺。此時此刻,宋江在他們眼中,不再是一個聚眾造反的山寨頭子,而是一位心懷天下萬民的信主仁君。眾人在這一刻,再不認為推翻趙宋王朝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他們相信跟著宋江這樣的明主,沒有什麼是不可實現的,眾人從來沒有像此刻這般對未來充滿信心,齊聲答道:“我等謹記主公教誨。”
武鬆接到屬下的稟報,親自帶人前去迎接宋江一行人,宋江等人隨武鬆來到廣陵鹽務府衙,眾人落座後,武鬆將此次攻打壽光的具體行動過程向宋江做了簡單的彙報,接著話鋒一轉道:“稟報主公,有一件事屬下做不了主,正要請主公和軍師定奪。”
宋江神色一動,道:“武將軍有何事難以決斷,快快講來。”宋江對武鬆此次的行動十分滿意,充滿顯示出他有統兵的潛質。
武鬆道:“此次我軍行動迅捷,打了官軍一個措手不及,廣陵鹽務被我軍順利接收,並沒有影響到私鹽煮製工作的進行,在我軍嚴密監控下,一切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隻是還有一個問題亟待解決。緊鄰廣陵鹽務有一個鄉,喚作廣陵鄉,該鄉由於瀕臨大海的緣故,許多鄉民擅長煮鹽,因此鹽務中的鹽民也多為此鄉中人。也是因為靠海的緣故,該鄉時常受到海賊的騷擾,鄉民為了自保,組成了一個民兵社團,喚作廣陵社,鄉中青壯年多為此社成員,他們對外來的勢力很是排斥,我軍要想在此地立足,經營海鹽事業,多有依賴他們的地方,因此必須取得他們的信任與支持,我正為此事發愁,還請主公和軍師想個萬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