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李忠一臉疑惑道,其實不止是他,就連周通以及孔氏兄弟也是一臉疑惑。
史進在一旁接道:“對,是應該叫主公,此事說來話長,總之師傅到了二龍山之後,就會明白了。”
李忠聽到史進這般說,也不在這件事上多做糾纏,舉起手中的酒碗道:“來,讓我們為二龍山和桃花山從今往後成為一家人幹一杯,祝山寨繁榮興盛。”眾人轟然應喏,舉起酒碗一飲而盡,霎時間,席間氣氛熱烈非常。
第二天,朱武和史進回山向宋江彙報順利招降桃花山一事,宋江當即派史進率領麾下五百人和副手陳達楊春前去接管桃花山,至於桃花山上的五百軍士則由魯智深統領,將薛永和施恩撥來給他當副手,李忠和周通到武鬆手下做事,仍舊領原先五百軍士,這主要是宋江考慮到李忠和周通向日裏與魯智深有矛盾,故將他們分開,錢糧輜重則有朱武一並管理。自此,青州往北的道路被宋江阻斷。
宋江眼見時機已經成熟,決定立即對壽光縣用兵,宋江環視一眼堂下眾將,道:“由哪位將軍願替我去取壽光?”
宋江話音剛落,躺下早有一人搶出,道:“末將願往。”宋江抬頭一看,正是武鬆,心中大喜,正要答應讓他領兵前去,會聽得一人高叫道:“主公且慢,將這功勞讓與灑家吧。”宋江不用去看,也知道是魯智深,一時之間頗覺為難,就在他猶豫未決之時,又有幾人出列請戰,宋江抬頭看時,卻是穆弘、李逵、花榮等人。
宋江此刻終於感覺到了將領多的不便之處,將求助的目光望向朱武,朱武想了想,沒有立即給予宋江答複,而是向他問道:“朱武想問主公一下,是要現在就旗幟鮮明向朝廷宣戰,還是要先積蓄實力待得時機成熟後再扯旗造反。若是前者,我軍索性將青州北部的博興、千乘、壽光、臨淄一並攻占了,慕容彥達一連丟失四個縣,為了向朝廷有個交代,必定盡起青州之兵來與我軍決一死戰,我軍就於他們的必經之路上進行伏擊攔截,一舉擊潰官軍主力,順勢殺入青州治所益都,將青州全境納於我們的掌中,但這樣勢必引起朝廷的高度重視。若是後者,我軍宜集中優勢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壽光縣,讓其他縣城沒有時間對壽光進行援助,同時控製住廣陵鹽務,尤其是那些常年從事煮鹽工作的技術工,今後我們的錢糧收入還要著落在他們的身上,另外還要通知秦明和史進兩位將軍,時刻注意防範官軍的反撲。”
宋江思忖片刻道:“我軍起步較晚,我覺得還是應該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路線比較穩妥一些。”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武喃喃地念叨著這九個字,眼中驀地射出一道精光,拍案讚道:“主公高明,這九個字完全可以作為我軍的長遠戰略規劃,一語道破了我軍的發展方向。既然如此,我軍眼下就不宜引起朝廷的關注,隻可攻取壽光一縣。既是武將軍首先開口請戰,就令他領兵前去。其他幾位將軍也不必沮喪,以後有的是機會給大家立功。”
武鬆高喊一聲“得令”,立即帶著李忠和周通二將下去準備發兵事宜。卻說這些日子以來,武鬆、李逵這些慣於步戰的將領在宋江的督促下,跟著花榮、楊誌等人苦練馬上作戰的本領,武鬆這些天下來,也算是小有所成,欠缺的隻是實戰的經驗和技巧。
武鬆和李忠、周通騎在戰馬上,走在眾軍前麵,三人邊走邊商議攻取壽光的方案。武鬆開口道:“壽光縣駐軍大約在百人左右,不足為慮,隻是該縣瀕臨大海,要時刻提防海賊的騷擾,縣中必然有鄉民自發組織的民兵社團,這些人大多是本地居民,對本縣知根知底,卻是一股不可忽視的武裝力量。我們要想順利攻取壽光縣,必須先取得這些人的支持,兩位將軍對此有何良策?”
李忠和周通都是粗人,能有多少見識,二人無奈的對視一眼道:“我二人隻管打仗,讓我們想這些動腦子的事情,我們卻是做不來的,一切聽憑武統領的吩咐。”
武鬆本也沒指望他們能夠想出什麼好主意,隻是象征性地詢問他們一下罷了,聽二人說得如此直白,武鬆不覺愕然道:“竟然如此,就勞煩李將軍帶領十幾名機靈點的士兵混進壽光縣城中,替我打聽清楚該縣知縣的為人以及他在當地百姓中的口碑如何,打聽清楚之後,速派一個人回來稟報,其他人不必出城,找一處無人稽查的地方權且落腳,我另有任務派給你們,到時我會派人前去知會你們,用暗號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