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逃出鄆城縣(2 / 2)

宋江掙紮著站起來,往前麵相了一相,這一看頓時讓他升起無盡的希望,正前方不遠處一道炊煙在初升的朝陽下嫋嫋升起,依稀還能看到幾戶人家散落其間。

心中有了念想,宋江感覺自己又有使不完的力氣了,他向著炊煙升起的方向行去。這一走就是半個時辰,最後幾乎是一步步挪到了莊前。宋江心中嘀咕道:人們常說看山跑死馬,這話一點不假,剛才我在樹林中相時,也不覺得這些人家有多遠,如今走了這許多時方才到達。

放眼望去,這個村落卻不甚大,隻有一二十戶人家,由於天剛破曉,村外不見一個人影,家家戶戶閉著房門,若不是看到人家屋頂上升起的炊煙,定會以為這是個無人居住的村子。看到這幅情景,宋江隻得上前敲開一戶人家的房門。

房門打開,走出一位三十來歲的中年人,長得頗為結實,身上穿著粗布衣服,人顯得比較憨厚老實。他看到宋江這幅光景,頓時嚇了一跳,麵帶緊張聲音顫抖地問道:“客人從哪裏來,不知有什麼可以相助的?”

宋江知道對方看了他這幅打扮,對他起了疑心,於是編了個借口道:“這位大哥有禮了,在下薑鬆,山東鄆城縣人,隻因向北販賣貨物,路上吃強盜劫了去,隨行伴當都遭了毒手。在下福大命大,逃過一劫,生怕被強盜追上,在山裏窩了幾天,隨身帶的幹糧吃盡了。今日隻覺得肚中饑餓難耐,於是從山裏出來,正巧路過貴村,想向大哥討一頓飽飯,順便向大哥借一套行頭,在下必有重謝。”說完這番話,宋江才覺不妥,他如今身無分文拿什麼報答人家。正在為難之時,忽然腦中靈光閃過,他不僅借用了宋江的肉身,身上的衣物也是他的,作為宋家長子,身上多少會帶一些銀兩吧。想到這裏,宋江探手入袖,果如他所料,袖中縫著一個布袋,作收藏物品之用。他用手一探,發現裏麵有一紙文書,還有些許散碎銀子,心內踏實了起來。

鄉民見他衣衫襤褸、蓬頭垢麵,又聽了他的這番說辭,深信不疑,趕緊將宋江熱情地迎進家中,並說道:“小民張五,乃是本地人氏,時代居於此地,以打獵為生。家中隻有布衣粗食,不值什麼,薑老弟不嫌棄時,隻顧取用,不必言謝。”

宋江暗讚此人倒是頗為豪爽義氣,進了屋子,看到一個婦人和兩個十來歲的孩童在那裏坐地。婦人看到有陌生人來家,退進了內屋,兩個孩童兀自在那裏戲耍。

張五行進內間,吩咐妻子準備飯食,然後回過頭來,同宋江到正屋中說話。宋江趁機詢問道:“不瞞張大哥,小弟折了本錢,自覺無顏回轉鄉裏。所幸有一個知心的朋友,現在青州清風寨上定居,我尋思著去他那裏借些本錢,若是能夠撈回本錢也好回鄉。近來隻因受了驚嚇,連日裏躲在山中,迷了方向,這裏向張大哥打聽一二。”

宋江也曾想過自己今後的歸宿,原本鄆城縣距離梁山隻有四五十裏路程,一日就能到得那裏,並且自己與梁山頭領晁蓋有舊,梁山應該是自己最好的選擇。但是考慮到一山不容二虎,他又不想壞了與晁蓋的義氣,於是就罷了去梁山的念頭,轉而想到自己的故交花榮,這才向張五打聽去清風寨的路。

張五拍手道:“薑老弟算是問對人了,先父在世時,我也曾隨他去過那裏。隻是那清風寨離此甚遠,有七八百裏路程,薑老弟若要去時,需向東北穿過兗州、淄州進入青州才行。”

問明路程後,宋江心情大好,忙不迭地向張五道謝,這時張氏已備妥了飯食,宋江一連吃了三大碗飯,看得張五暗暗吃驚。用過飯後,宋江梳洗了一番就在張五這裏借宿一宿,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大早,宋江穿上張五為他備好的衣服,戴上自己的隨身物品,覺得精神好了許多。他留足趕路的盤餐,將剩下的銀子一股腦塞給了張五,張五本不欲要,但拗他不過隻好收下。宋江再次向張五道了聲“叨擾”,然後取路向青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