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3 / 3)

精明的猶太人以自身的例子告訴我們,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隻要是自己擅長的就要堅持下去,那麼肯定會取得成功的。而不屬於自己的位置,最好不要輕易去嚐試。

認清自己,在商界中求生存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們要充分了解自己擅長什麼,在哪個領域有競爭力,認清了這一點,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很多人的問題就是不夠了解自己,人雲亦雲地趕著潮流。下麵這則故事就是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

費列姆是一個憂鬱的年輕人。一天,猶太拉比在河邊遇見了費列姆。費列姆唉聲歎氣,愁眉苦臉的樣子讓拉比趕到奇怪。“孩子你為何如此悶悶不樂呢?”拉比問道。

費列姆看了一眼拉比,歎氣道:“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窮光蛋:沒有房子,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每天饑一頓飽一頓地生活。像我這樣的人,你說我怎麼能高興呢?”

“傻孩子,”拉比笑道,“其實,你一點都不窮,你應該開懷大笑才對呀!”

“為什麼不窮呢?”費列姆不解地問。

“因為你其實是一個百萬富翁!”拉比詭秘地說。

“百萬富翁?這根本不可能。您別拿我這窮光蛋尋開心了。”費列姆不高興了,轉身要走。

“既然你不相信,那好,孩子,你現在能回答我幾個問題嗎?”

“什麼問題?您說吧。”費列姆有點好奇。

“現在我出20萬金幣,買走你的健康,你願意嗎?”

“不願意。”費列姆使勁搖搖頭。

“如果我再出20萬金幣,買走你的青春,讓你從此以後變成一個小老頭,你會答應嗎?”

“不願意!”費列姆幹脆地回答。

“那我再出20萬金幣,買走你的美貌,讓你從此變成一個醜八怪,你能願意嗎?”

“不願意!”費列姆拚命地搖著頭。

“假如,我再出20萬金幣,買走你的智慧,讓你從此平平庸庸地度過一生,你願意嗎?”

“不願意!”費列姆扭頭準備走開。

“別著急,請你回答完我最後一個問題——假如現在我再出20萬金幣,讓你去殺人放火,讓你從此失去良心,你願意嗎?”

“我不願意!”費列姆憤憤地回答道。

“好了,剛才我出了100萬金幣了,仍然買不走你身上的任何東西,你說你不是百萬富翁,又是什麼呢?”拉比微笑著對他說。

這時,費列姆恍然大悟。從此以後,他不再歎息,不再憂鬱,不再自暴自棄,而是微笑著開始了他的新生活。

從上麵的故事可以看出,猶太人他們堅信可以憑借自身的實力來獲得財富,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對自己有一個準確地分析,從來不妄自菲薄,也從來不過於高傲。他們把自己擺在社會上,準確地給自己定位,這也是他們能夠取得成功的原因。

傑克·鄧普塞做夢都想成為富翁,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重量級拳王的桂冠上。但是,命運總愛捉弄人。這天,傑克·鄧普塞與金·童黎爭奪重量級拳王的頭銜。第十回合結束後,傑克·鄧普塞雖然還沒有倒下去,但是他的臉已經腫了,而且有很多傷痕,兩隻眼睛幾乎無法睜開。他看見裁判員舉起金·童黎的手,宣布獲勝。

一年之後。傑克·鄧普塞再次跟金·童黎比賽,結果仍是如此。傑克·鄧普塞為此事確實發愁了一陣子,可是最後他對自己說:我不能生活在過去的陰影裏,我要承受這次打擊。

於是,傑克·鄧普塞開始尋找新的賺錢途徑。他努力忘掉失敗,集中精力為未來謀劃,他經營百老彙的鄧普賽餐廳和大北方旅館,他安排和宣傳拳擊賽,舉辦有關拳賽的各種展覽會。這樣幾年過去了,他終於成了百萬富翁。

這個故事雖然簡單,但卻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我們要認清自己,根據自己的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能好大喜功,這樣會得不償失的。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裏,人們每天似乎都在跟時間賽跑。忙賺錢,忙跳槽,忙就業。什麼熱門忙什麼。唯獨就是沒有時間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究竟什麼行業最適合自己。其實,處在這個大變化的時代,隻要我們能夠看清自己,找到自己獨特的才能,就能夠在茫茫的商海裏不被淹沒。因為獨特的才能是真正的財富,遠勝於金錢,卻能源源不斷地帶來金錢。

自我管理,自我控製要想賺錢,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重大責任,在流動與變化萬千的世界中發現自己是誰,了解自己要成為什麼模樣是建立尊嚴的基礎。自我管理是一種靜態管理,是培養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識和經驗轉化為財富的催化劑。而自我控製是一種動態管理,是把災難和危機消弭於無形的強大力量。

如果一個人沒有自我管理和自我控製能力,就會在欲望的世界裏徜佯徘徊,那麼他離奴隸狀況也就隻有一步之遙了。他已經不是自己的主人,而是時時處於淪為別人奴隸的危險之中,而且接受別人為他開具的各種條件。

沒有自我控製能力,即使有再多的金錢,也逃脫不了乞丐的命運。也免不了多少會有些奴顏婢膝。一旦身處逆境,他要麼靠別人的施舍恩典度日,要麼靠給貧民的救濟生存。

所以,猶太富翁從小就教育孩子要有自製能力。就像猶太人弗蘭西斯·拉在剛開始進入社會時,他的父親就告誡他說:“我衷心地希望你諸事遂心,但我不得不勸導你要節儉。節儉應該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一個德行。然而,淺薄之人可能會輕視它。節儉是通向獨立的大道,而獨立則是每一個精神高尚的人所追求的崇高目標。”

猶太人的商經告訴我們:一個人怎樣賺錢、存錢和花錢,往往可以反映出他自我管理的能力。猶太人認為正當賺錢,是吃苦耐勞、不懈努力、不受誘惑和希望得到回報的表現;存錢是抵禦欲望的防護欄,是他地位的保證,也使他在快樂和希望中等待更美好的一天到來;而合理地使用,是精明能幹、富有遠見和自我克製的體現。

在猶太人的心裏,他們不喜歡浪費錢,雖然他們並不缺錢。他們把節儉看做一種美德。為此,猶太人還算了一筆賬,如果你從21歲開始,隻要每個月儲蓄175美元,以保守的投資回報率8%計算,到67歲時會變成100萬美元。

猶太人的花錢習慣是,在選擇性的奢侈和精打細算的節約之間尋求平衡,節儉並不等於吝嗇。“慎重花錢”是猶太人的一個消費習慣。他們認為慎重花錢反映了一個人的自製力。他們認為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也應該學會抵禦外界誘惑的能力,要有自我管理的能力,這不僅體現在對事業的管理上,還體現在對金錢的管理上。

石油大王保羅·蓋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說:“如果讓每個客人都打10到15分鍾電話,加起來可不得了!”所以他在家裏安裝了付費電話。他在出遠門的時候,就會叫守門人把信件寫上新地址退給他,不讓他們再花錢買新郵票,這樣來節儉平時的花銷。

猶太人有很高的自我管理的素質,並不僅僅體現在“省錢”上。他們還能做到凡事從自己做起,善於自我反省,慎獨自律。

作為上帝的“特選子民”,在商業中,他們信守合約、遵守法律。猶太商人嚴格遵守契約合同,哪怕這種約定是口頭上的。在他們看來,隻要雙方達成了某種一致,就要嚴格地執行,這樣才符合道德。也就是說,不管如何,都要求自己遵照契約的約定來履行自己的義務和享用自己的權利。他們相信,隻有從自己做起、從自己這方麵去執行合約,才符合上帝對“特選子民”的要求,而隻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契約的精神——按照約定來履行自己的義務。兩方都按約定來要求自己,這樣契約的價值才能真正體現;否則,一方不從自己做起,卻要求對方做到,那契約的執行就會遇到困難;如果雙方都想著用契約去牽製別人,那麼這個契約就可能要破產。在與猶太人的商業往來中,根本不存在猶太人不履行契約的情況,除非是契約本身有問題。猶太人這種嚴於律己,信守承諾的品質讓他們在商界贏得了很高的讚譽,也為他們贏得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

同樣,猶太商人在管理自己的企業過程中,也是以身作則,自己先做好表率,然後以自己的行動去感化影響別人,而很少有隻嚴格要求別人對自己放鬆要求的情況。所以他們往往能贏得員工的愛戴,收獲更好的企業效益。

自我管理、自我控製能力不僅對商人有用,對於每一個渴望財富的人,無論我們從事怎樣的職業和工作,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它督促我們要有勝不驕、敗不餒的意誌,要有堅持到底的決心,要有勤儉致富的耐心,是我們走上財富道路的一個重要保證。忍耐一時,受益一世在數千年顛沛流離的生活中,猶太人深諳忍耐之道,這種忍耐也造就了猶太人賺錢的信念:“在忍耐中爭取我們應得到的一切,你要為我的忍耐付出代價。”猶太人的堅定耐心和具有悠久曆史的忍耐力是常人難以置信的,他們獲取的財富也是令人震驚的。

但是,猶太人的忍耐也是有先決條件的,是有“度”的。精明的猶太商人最擅長計算,他們有極強的判斷能力。如果他們認為自己的合作夥伴在某方麵有利於自己,能夠為自己帶來錢財,那麼,他們就可以有堅定的耐心,等待對方轉變心情或者等待時機的到來。反之,他們不會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因為那是和自己過不去,和財富過不去。

這種忍耐,包括耐得住寂寞和耐得住疲憊、沮喪、屈辱等種種肉體上和精神上的負麵因素影響。

猶太人中有很多成功的商人,他們的成功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都是從低穀中走出來的,但是他們在自己低穀的時候,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選擇繼續努力,繼續堅持自己的夢想,在得不到別人的支持的時候,他們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孤立無援的,這反而會激發他們的鬥誌,讓他們更加渴望成功。所以寂寞於他們而言並不可怕,隻是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伴罷了。他們了解,要想成功賺錢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包括承受更多寂寞。

每個人都會經曆人生的低穀,不管是事業還是生活,每個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當你的看法沒有人讚同時,你的主張沒有人支持時,當你的願望沒有人理解時,當你發現與你同行的人寥寥時,你能不能尊重你的意願,你能不能仔細聆聽來自你內心深處的聲音,而不是被周圍的聲音所淹沒,或者人雲亦雲隨波逐流?

當你專注於一件事情時,你能不能不受外界幹擾?你能不能經得住其他事情的誘惑?當你決定要用很長時間來鍛煉自己的能力,你會不會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當你沒有鮮花、掌聲,相反別人卻嘲笑、挖苦你時,你是不是還能堅持自己的夢想並為之執著努力?沒有人管理你時,你能不能自覺有效地管理自己?當你暫時沒有競爭對手時,你是不是一樣保持旺盛的戰鬥力?

當你進入了一種近似四麵楚歌境地時,你能否依然堅持自己的立場?你能否繼續努力?如果你能夠做到不放棄,那麼你就具備了耐得住寂寞的能力。雖然不是每個耐得住寂寞的人都能成功賺到錢,但是成功賺大錢的人,首先要是一個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對一般人來說,忍耐是一種美德,對商人來說,忍耐卻是必須具備的品格。要想賺錢,就必須要有“忍”的精神。古人所說“和氣生財”,就是指通過忍耐來達到和氣的目的。猶太人能賺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忍耐。為了能賺錢,他們忍受種種痛苦:浪跡天涯、拋妻別子的思鄉之苦,髒活累活苦活全做的身體之苦,屢遭白眼與冷嘲熱諷的心理之苦等。

有一富翁給別人的經驗之談是,賺錢就要以“忍耐”為重。即使身處逆境或貧困深淵,也要相信明天一定能成功而堅韌不拔。例如,當生意失敗、公司破產,你遭受極為慘重的損失,甚至想要自殺時,你也必須忍耐,不可放棄鬥誌。如果工作得不到預期的成果,也要把痛苦當做經驗而忍耐下來,相信總有一天能夠成功。

商業行為中的忍耐,總能帶來財運。如果隻是爭一口氣、好麵子,不懂得忍耐之道,不知曉伸縮之理,那麼,你會看見鈔票從眼前嘩嘩流過而自己一無所獲。你如果不想跟錢過不去,就不要跟別人過不去,先學會“忍耐”這堂必修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