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宏觀經濟之強權經濟(1 / 2)

宏觀在今天看來是一個很籠統的說法,及所有的一切的,我認為宏觀經濟學是一種涵蓋了各種領域的的經濟,在單純的看來,經濟是一個十分單純的社會形式,但是從宏觀來講,一切的一切都會是經濟狀態的原因。

比如如果一個國家處在戰爭的狀態時,經濟基礎就會下滑。比如當一個國家,當他麵對一個強國威脅時,這個國家的對外經濟就會受到限製。

經濟串聯這人們的生活的方方麵麵,通過勞動獲取的收入,再從收入獲取人們所需要的生活的的必需品,如食物,衣服,及居住環境。

但是當因為特殊事件,可能導致經濟的波動。

特殊事件指的是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及人為因素。

自然因素可能是一次大規模的自然災害,比如幹旱使得田地裏收成減少,糧食的產量也會隨之減少,這時糧食的價格也會隨之增加。又比如某個地區的煉油廠發生火災,使得這裏汽油的產量減少,這裏的人不得不從其他地方購買汽油,這就導致汽油的價格上漲。

但是一般情況下,政府都會采取幹預的政策,使商品的價格不至於上漲的太快,如果真的發生旱災,政府會從國家應急糧庫中抽調糧食,補充糧食市場的不足,來穩定商品價格。同上,石油也是這樣的。

但是也有人為因素,比如甲國盛產石油,但是國家卻十分弱小。乙過非常強大,但是卻石油緊缺,必須常年從甲國進口石油。突然甲國為了獲取更加多的利潤,增加了石油的價格,乙國獲取石油時就要付出更多的錢,這時乙國會向甲國派出軍隊進行壓製,以此來威脅甲國降低石油價格,甲國迫於乙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不得不降低石油的價格。

或者說,一個石油能自己自足的國家,石油關係大到這個國家的財政收入。當石油價格上漲時,不得不增加石油的產量,以此降低石油的價格,因為一旦石油價格上漲,必定會造成一些依賴石油為生的行業破產。同時,一旦石油價格下降,政府就不得不減少石油產量,以此來提升價格,這樣就不會使得那些以產油煉油為生的行業破產。

這就是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所造成的經濟危機,國家與國家之間隻在乎本國國內的宏觀經濟調控,很少有國家關注國際間的宏觀經濟調控。

宏觀經濟最重要的是,收支及分配問題是自第一工業革命以來一直無法解決的問題。如如果說一九二九年的經濟問題是窮人和富人收支分配不均的化,那麼二零零八年的那次便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收支分配不均的問題。

發達國家為了眼前的利益,減少對發展中國家的建設和投入,發展中國家無法從發達國家獲得高效的經濟來源,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靠出售本國資源及廉價勞動力來從發達國家獲得經濟。

他們從發展中國家進口大量自然資源,通過技術來將這些自然資源變成技術產品或者日用品,高價賣給發展中國家,以此來獲得巨額利潤。這也就是笑話中所說的,窮人的錢是靠勞動獲得的,富人的錢是從窮人口袋裏拿來的。

最近最為引人矚目的可以說是石油了,作為世界能源的主要原材料,石油的一直被人們比喻成黑色的金子,也是部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命脈,石油的價格一直決定著這些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如伊朗、伊拉克、委內瑞拉等國家,但是石油的定價權一直不在產油國手中,而是美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