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未雨綢繆(1 / 2)

鼇拜這幾年苦心經營,終於得到了回報。福臨一死,自己以輔政大臣的身份高居政治核心圈兒而誌得意滿。

福臨死前的遺詔實為‘罪己詔’,本來他親漢重滿,銳意改革是他一生中最為光彩的政治佳績。可沒想到臨終前卻全盤否定了自己的所作所為。也許是因董鄂妃之死對他打擊太大,臨死前已然昏了頭。

這‘罪己詔’一發,得利的是滿州貴族們。單從輔政大臣的名單中便可看到,漢大臣們被無情地排擠出了政治核心。

皇帝一死,朝廷的格局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福臨的一封‘罪己詔’同時也使莊妃措手不及。人都死了,再改遺詔已然不及。

睿智的莊妃為了仍能左右朝局,馬上派人到首輔大臣索尼家中提親,將索尼之子索額圖之女赫舍裏內定為未來皇後的不二人選。

莊後的權柄算是保住了,可有一人最為冤枉,他就是安親王嶽樂。福臨主政期間,嶽樂毫不動搖地支持了福臨的各項改革,可是未曾想,福臨死前卻全盤否定。這無疑給一直支持改革的嶽樂當頭一擊。

也許在福臨死前的一段時間裏,嶽樂已經與福臨產生了矛盾,隻是史書上沒有記載而矣。否則福臨的遺詔中輔政大臣不可能沒有嶽樂的位置。但事實是嶽樂被福臨遺忘了。

失去了權柄的嶽樂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鼇拜與遏必隆首先向嶽樂發難,以福臨‘罪己詔’為借口,將嶽樂發配至廣東並削奪了其親王的爵位。

鼇拜有他的打算,嶽樂與錦天同是當年自己的政敵,勢必置之死地而後生。他的打算是通過尚之信之手在廣東除掉這二個人。因為尚之信早就投靠了鼇拜麾下。

江山易主,一朝天子一朝臣。鼇拜雖然沒有找到合適的理由貶謫錦天,但他卻賦予尚之信更大的權力。任命尚之信的親信吳尚龍為廣西巡撫、尚之信本人兼廣東巡撫。事實上將錦天這個兩廣總督的權力架空了!

如今的錦天日子更加艱難,兩廣之地的財政大權盡歸尚之信。雖然此時的路已然修通了,可是尚之信卻扣著糧草不準發往韶關。

當兵的餓著肚子,如何能安穩得下來?錦天幾番向朝庭求助,可是得到的結果一直都是毫無言信。錦天也不傻,他知道是朝中的鼇拜在暗中使壞,勢要將自己手中這僅有的兵權也奪掉才肯罷休。

錦天不是個愛權力的人,可是他卻愛國。他看到了鼇拜、吳三桂、尚之信這些人的狼子野心。如果此時自己主動放棄這微末的兵權,將來一旦有事發生,那大清危矣,國家危矣。

為了國家他也要守住兵權,可是當兵的餓著肚子呢,能守得住嗎?正當錦天愁腸百結之時,嶽樂來到了廣東。嶽樂來到廣東直接投奔錦天而來。老哥兒倆久別重逢,自是唏噓世事變化無常!

嶽樂見錦天也是愁容滿麵不禁笑道,“錦王爺,想開些吧。現在是蘇克薩哈,鼇拜一般人掌權。你我能保下一條命就算不錯了。”

錦天輕展眉頭,倒背雙手邊在廳中踱著步邊道,“我不是為自己而愁苦,而是為我那八萬精兵的糧草問題而發愁呢。”

嶽樂拍拍錦天的肩頭道,“鼇拜真乃無德無義之人,他與你我有仇怨也就罷了。那士兵可是國家的,他與尚之信居然連兵糧都要克扣,真是不顧國家利益。此種小人若長期得勢,那國必危矣!”

“更加危險的是我那表哥吳三桂與尚之信。此二人野心勃勃,遲早必生事端。等到了那時,你我手中無兵,那麼我大清南方半壁必盡歸敵手矣。”錦天憂心衝衝地言道。

嶽樂握住錦天的手道,“如今朝中一心為國的忠臣剩不下幾個了。你我哥倆需得獨善其身,能忍則忍。待得國家需要之日,也好奮起為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