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軍前受命(2 / 2)

福臨卻拉起錦天的手說道,“叔父,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朕已拜錦親王為師,此番來到陣前就是向錦親王學習兵法。”

多爾袞早從莊妃的來信中得知此事,他也知道錦天得到的戚粥光的真傳。他笑著說道,“錦王爺乃我大清第一奇才,陛下拜錦親王為師實乃我大清之幸也。”

錦天微微一笑道,“攝政王謬讚了,末將不敢。我大清的柱國之石當屬攝政王爺您,我能做鮮花旁的一片綠葉足矣!”

多爾袞聞聽哈哈大笑,“錦王爺不必客套了,你此番來軍中,本王有一緊急軍務要委托你。萬望錦王爺不棄啊?”

錦天一抱手道,“任憑攝政王差譴,為國分憂為攝政王分憂乃我份內之責也。”說罷與多爾袞及眾武將紛紛進入大賬。

福臨雖小但畢竟是皇帝,進入大賬福臨在多爾袞的禮讓之下端坐於帥案前。多爾袞手指賬帷上的一幅地圖言道,“如今北京城的東部、北部已盡為我軍所掌控。”

錦天立於地圖前詳細觀看了一下問道,“北京城不比錦州,城大而堅。再加之有護城河相隔,易守難攻。”

多爾袞點點頭道,“攻城難攻這是其一,其二:我已接莊後旨意,我大清入關後,未來將要定都於此。為不至於毀壞城池,不戰而屈人之兵成了當下我們的唯一選擇。”

洪承疇接過話來說道,“目前大順軍在城內的守軍約十萬之眾,另還有十八營的援軍不日即將到達北京城。”

錦天聞聽眉梢一挑道,“攝政王此番命我來軍中,似乎與這十八營援軍有關?”多爾袞聞罷哈哈大笑道,“錦親王就是錦親王,一語中的。不愧為我大清有名的軍事家。正是如此,本王欲派你代統關寧鐵騎主動去劫殺援軍。”

洪承疇附和著多爾袞道,“隻要援軍受挫,北京城裏的李自成自然會驚慌失措。到那時他勢必要棄城逃走。這就是我們此次戰略的目的。”

錦天看著地圖言道,“他若逃跑,必定要選擇西北方向,逃回他的老窩陝西。”多爾袞點點頭道,“是,我軍將圍城,隻留西北不圍,給他逃出京城的出路。待攻下北京後,我們再圖陝西。”

錦天向多爾袞一拱手道,“末將已然明白攝政王的意圖,此戰打援是主,圍城為輔。且此次打援我方要主動出擊,不給援軍進入北京的絲毫機會。”

多爾袞與洪承疇相視一笑。繼而言道,“敵人援兵大多從南至北而來,他們要想進京,保定、豐台是他們必經之路。你與多鐸各率騎兵快速至保定、豐台一帶主動尋找戰機,十八營援軍無論哪家,誰碰到誰就將他們打回去或殲滅掉。”

吳三桂此時也在賬中,他聽聞自己的精銳將交於錦天來指揮,心中很是不樂意。不過他轉念一想“錦天是我的表弟,由他來指揮比讓多鐸指揮強得多。如果由多鐸指揮,說不定他會以戰場之機將我這隻騎兵葬送掉呢!”

吳三桂思罷上前向多爾袞與福臨一躬道,“末將聽從攝政王之意見。這就回營整頓好本部騎兵移交給錦親王。”

多爾袞上前握住吳三桂的手道,“平西王爺能以大局為重,不計個人得失,實乃我大清之福也!就請平西王盡速將關寧鐵騎交與錦親王統帥,以免貽誤戰機。”

福臨接過話兒來“此番朕要親自跟隨錦親王陣上殺敵,攝政王你就坐陣中軍統一指揮吧!”

多爾袞早得莊妃之信,知道福臨此番來軍中是磨礪。可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他哪裏放得下心來讓福臨去前線受險?他略一遲疑言道,“本王另派中軍賬二千鐵騎專門保護皇上。”

小福臨倒有些不樂意,言道,“朕來軍前便是戰士,不是你們的累贅。派那麼多軍士保護,朕還不如不去戰場呢!”

洪承疇機警地上前圓場道,“我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每親臨前線,皆有一隻幾千人的死士相護。陛下親到前線,本是大大鼓舞軍心,怎能說是累贅?望陛下聽從攝政王的安排,您是我大清的國脈所在,您上戰場可以,但萬不能有任何散失。”

經洪承疇這麼一忽悠,小皇帝龍顏大悅。他道,“既是太祖與太宗都是如此,那朕就聽從攝政王的安排了。”

旁邊的錦天聞聽此安排心中亦是大喜,心道,“有這二千鐵騎專門保護皇上,那我便可放手去殺敵了。況且將來萬一皇上出了什麼危險,他多爾袞也有一份責任。因為負責保護的軍兵是他派出的。”

錦天哪裏會知道多爾袞乃福臨親父,福臨的安全視同他多爾袞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