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城外城(1 / 2)

孫承宗以花甲之年重新擔負起遼東防務之重任,卻仍然雄心不減。自他舉家遷至錦州城後,在一次高級將領的軍事會議上製定了一條更加穩固的戰略防禦構想。

為了使錦州城更加牢固不破,他的構想是在錦州城外三十公裏的大淩河邊再建一城。城牆的修築標準與錦州城相同。這樣,大淩河城可以作為錦州防務的一個緩衝地帶。錦州城就可以不用直接袒露在敵人的攻擊之下。

大淩河是遼西平原的母親之河。流經淩源、建平、朝陽、義縣、錦縣等縣市。現在淩海市所在地就是當年孫承宗所建大淩河城所在地。

雄踞沈陽的滿八旗士兵如果想要攻打錦州,大淩河城是必經之地。不能不說孫承宗的戰略眼光是獨到而準確的,當他提出此議時,參加軍事會議的所有將領全部讚成此方略。

修築大淩河城牆的任務義不容辭地落到了祖大壽的頭上。軍事建築,不等人的。要是等到敵人來進攻再去修城牆,一切都晚了。

因此,祖大壽不敢有絲毫的耽擱,他立即組織起了三萬人的民夫、二萬人的士兵夜以繼日修築大淩河城牆。

範文程在沈陽早就得到了探子的奏報,知曉祖大壽在大規模地加固大淩河城。此時他想向皇太極獻什麼計策呢?

他的計謀是:孫承宗要修城讓他修去,但不能修得太順。他建議皇太極在祖大壽修建城牆的過程中要派出較大規模的部隊去騷擾。

要渡過大淩河,插到錦州與大淩河城之間進行騷擾。尤其見到從錦州發往大淩河的糧食等補給輜重,盡量焚毀。

皇太極一聽就火了,“你這是什麼餿主意?讓我派大規模部隊去打,隻是為了燒掉一些糧食。這不是勞軍傷財麼?”

範文程神秘地看看四周的將領,俯近皇太極的耳邊輕聲說,“陛下,我滿八旗素以驍勇善戰著稱。而明朝的關寧鐵騎亦是驍勇善戰。我們以前兩軍的對磊皆是硬碰硬的打法,這樣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買賣對我們不合算。”

皇太極一聽來了興致,馬上振作起精神,命令身邊的人原地待命。自己與範文程來到一處小樹林邊密謀。

範文程見四下已無他人,才敢放聲說道,“我為陛下想出一個‘圍城打援’的奇謀。保管陛下不費吹灰之力拿下錦州城。”

“快給朕講講怎麼個‘圍城打援’?”當皇太極聽完範文程的戰略構想後,使勁一拍範文程的肩頭說,“朕有你在側,何愁天下不平也!”

原地待命的眾人見皇太極從小樹林走回時,已是滿麵春風,一掃陰霾。眾人皆驚詫,也不知道範文程這老小子到底給聖上灌了什麼迷魂湯?眾人自不去多想,隨同皇太極繼續狩獵。

此後,皇太極每隔三天必派大股部隊來襲擾大淩河城。打一陣子就跑,根本不和祖大壽糾纏。打跑了皇太極,祖大壽又重新組織修建城牆。

正熱火朝天修著城牆呢,滿八旗又打了過來。祖大壽隻好又暫停城牆修築,組織士兵迎敵。一來二去,把個祖大壽忙得不亦樂乎。

孫承宗一看此陣勢,更加堅定地認為是皇太極害怕了他的大淩河防禦構想,故意來搞破壞。他更加嚴厲地命令祖大壽限期完成城牆修築任務。

皇太極這邊的騎兵們倒是揮灑自如。見到糧食就燒,見到明朝士打幾下虛張聲勢地應付應付就逃跑。

這樣一來,大淩河城牆修得是越來越堅固,可是城中的儲備糧食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