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名門望族(2 / 2)

對於世上紛繞的俗務,他不想踏足其中。祖大帥最後逼得實在沒有辦法,向範先生道出了錦天的身世。

當範先生知曉錦天為名將袁崇煥之後時。深佩袁帥之忠義高才。與其弟範文程背祖忘義,效力滿清的做法相比,袁督師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他深深敬仰袁帥深厚的民族責任感。毅然決定留下教誨忠良之後。

祖大壽雖貴為明朝統兵大將。但他也看到了大明朝風雨飄搖之勢!留下在範文輝先生在府中,實則是為自己的政治生崖、自己在遼寧的家族留下了一條後路。

當錦天垂立於範先生麵前時,先生一臉的嚴竣。“古人尚曉聞雞起舞,鑿壁偷光。爾卻貪於玩耍,劣性不改。知錯否?”

錦天紅著小臉兒,恭敬地說道,“先生教誨,不敢忘。下次定不遲來。”先生突然操起案上的板尺怒道,“今日不給汝一點教訓,不識為師之厲也。將爾之手抬起來。”

恰在此時,小玉蟬蹦蹦跳跳地跑了進來。嬌滴滴地說,“先生好。”說罷便坐在了矮案之後。

“叭叭叭”,板尺在小錦天的手心上重重地打了幾下,先生才命他歸坐。錦天嘴裏氣呼呼地邊坐下邊嘟囔“每次隻打我,不打玉蟬,先生偏心。”

玉蟬聞聽錦天的牢騷話,抿起小嘴兒笑道,“人家是小女孩嗎!先生是教育你要尊重女性,知道嗎?”

範先生此時已在前邊大案後落座,說道,“莫要再談私事,將昨日為師教你們的《大學》、《周易》新章節複讀二次,默寫一次!”

二位少年複習完昨日之課程後,範先生才緩緩站起身,在身後的小黑板上工工整整地題了一首詩。

《邊中送別》

五載離家別路悠,送君寒浸寶刀頭。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問去留?

策杖隻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

故園親侶如相問,愧我邊塵尚未收。

錦天一見這首詩,馬上舉起小手兒說,“先生,這詩我早就會背了!我從會說話起,母親就開始教我念這首《邊中送別》了!”

先生微一晗首,問道,“那麼你的母親告訴你寫詩之人的姓名了麼?”小錦天沮喪地垂下了頭說道,“母親隻說寫詩之人是個大大的英雄。其他的就沒有了!”

範先生用一種憐愛的眼神望著眼前的這個孩子,緩緩說道,“寫詩之人的名字叫袁崇煥。”

玉蟬張開粉嫩的小嘴兒道,“先生,我知道袁崇煥,他是個大叛徒,不是英雄。”

先生並未理會玉蟬的言語,繼續對錦天道,“孩子,你體會這首詩的意境了麼?”

錦天不假思索地回答,“是說一位守衛邊關的人,整整五年征戰沙場。因為尚未收複失地而無顏麵對江東父老。”

“說得好。”範先生讚許地點點頭。繼續問道,“從這首詩裏麵,你讀到‘叛徒’兩個字了嗎?”

錦天毅然決然地看著黑板道,“寫詩之人決不是叛徒,肯定被人冤枉了。從他的詩裏我敢肯定他是一個忠君愛國的好人。”

範先生又是讚許地點點頭,心內卻道,“不愧是名門之後,小小年紀就能夠明辨是非。此子將來前程不可限量!我必深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