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靜待天明(架空版大結局)(2 / 2)

“嗯,您說的沒錯…”,張居正點點頭,心中對彭嶽的話已是信了幾分。

“知道我當初為什麼執意要將高拱驅逐麼?”,彭嶽收起臉上的笑意,“因為這個人太傲氣,太頑固,太不能容人,他總覺得權力隻能是一個人的,所以我將他驅離了朝廷,這樣的人存在著,實在是對當今形勢的大害。”

“嗯,學生明白了。”,其實張居正也不喜歡高拱,因此彭嶽使計將高拱驅離,也非常符合張居正的心意。

“好了,就先說這些吧,其他的就不要再提了…”,彭嶽微微一笑,便又沉默了。

其實他心裏明白,自己實行的這些措施,肯定會遭到眾多大臣的反對,所以當他考慮設置對內閣成員的彈劾權時,心裏還是猶豫了起來,最終將此事擱置了。

所以現在基本上還是任期製,因為推舉的時候,都是很慎重的,所以一般不會出什麼差錯,如果有太不像話的,彭嶽就會聯合其他閣臣,將此人驅逐出去。

有時候要想實行民主,就必須先學會****,彭嶽現在對這句話是越來越信服了,因為他現在必須靠著自己的威勢,來將一些措施實行下去。

“對了,叔大,告訴李成梁,東北那裏一定要注意一些…”,彭嶽好像又想起了什麼事情,“多遷過去一些漢民,一定要比當地的少數民族多,最好能將當地的少數民族同化。而且記得,一定要防止出現女真族中出現絕對的民族統治力量,如果有這種苗頭,一定要打壓下去!”

“嗯,這件事學生早就和李成梁交代過了…”,張居正點頭應道。

“還有我前一陣子和你說的,科舉製要改革啊,多設一些科目,而且學堂的基礎教育一定要推行開來,不能整天隻讀四書五經,明白了麼?”,彭嶽又耐心地交代起來。

“嗯,這件事正在做,效果還不錯,隻不過…不過南方的一些士子,對這個做法較為反對。”

“反對就反對吧,隻要能推行下去便好,推行得久了,自然也就順其自然了…”,彭嶽輕歎一聲,“咱們不是還可以借助報紙麼?叫那些禦史,和南方的士子在報紙上爭論,總會有個公斷的,爭論多了,思想也就變過來了,嗬嗬…”

“彭閣老好計策…”

“嗬嗬,其實我也頗為為難啊,軍器所人才緊缺,必須要從學堂中找啊…”,彭嶽笑著說道,“地方學堂留點心,好好物色,一旦有合適的人選,就都調到國子監來,讓他們跟著進行哪些器具研究什麼的。”

“嗯,好,這些事都在做…”

“這也隻是一方麵,咱們大明人多,土地總有不夠用的一天,所以那些玉米啊、番薯啊、土豆啊,一定要加緊推廣,當然,最重要的事要想方設法提高糧食畝產量…”,彭嶽歎口氣,“可是就算開個化肥廠,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研究人員啊…”

“彭閣老說什麼?”,張居正聽著彭嶽最後一句似乎是在自言自語,不禁又問了一遍。

“沒,沒什麼,嗬嗬…”,既然是沒有眉毛的事,彭嶽便也不想再和張居正說了。

“對了,還有沿海的邊貿,國內的商業,都是大問題,發展得太慢,需要扶植啊…”,彭嶽歎息著說道。

“彭閣老,其實現在的情況…已經比幾年前好了太多太多…”

“唉,你不知道,這才哪到哪啊…”,彭嶽眯起眼睛,腦中又浮現起自己描繪的那幅宏圖,“咱們現在差的太遠了,要想把這件事情做好,是幾代人的事情啊…”

“彭閣老宏圖遠大,學生確實差得遠了…”,張居正在一旁接口道。

彭嶽卻沒有在意張居正的這句吹捧,因為他心裏一直在思考:自己的這些努力,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自己能讓大明、讓中國於世界中脫穎而出,取得領先地位,不再遭受近代的那些屈辱麼?”

“彭閣老…”,張居正輕輕喚了一聲,隨即用手指了指彭嶽的鬢邊,“您這裏…白發又多了些…”

“是麼?嗬嗬…老了…老了…”

附注:本書一共設計了三個結尾,是為滿足讀者的不同喜好而補作。如果您不喜歡大結局二,請參考大結局一、三。另,本書業已完結,希望喜歡本書的讀者,能來起點,給筆者的結局補一個訂閱,隻是結局就好,筆者會很開心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