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靜待天明(架空版大結局)(1 / 2)

“彭閣老,前線來報,戚繼光已率軍成功收複河套地區!”,張居正匆匆走進西苑朝房,便將一封奏折呈到了彭嶽麵前。

“好!”,縱使彭嶽平日基本上喜怒不形於色,但聽到這個消息,也掩不住心中的激動之情。

他想起了當初蒙冤的曾銑,蒙冤的夏言,縱使自己已經為他們平反,但終覺得不夠,可此時成功收複河套的消息傳來,彭嶽才真正覺得,可以告慰他們在天之靈。

“來,叔大,坐到這裏…”,彭嶽衝張居正招了招手,張居正隨即三步並作兩步,坐到了彭嶽麵前,也是一臉的喜色。

“彭閣老,此戰譚綸等人皆是功勳卓著…”,張居正坐定後,又向沉浸在喜悅之中的彭嶽添了兩句。

“嗯,凡是立功將領,皆有封賞…”,彭嶽點點頭,“不過要先將此時奏明聖上,然後再有內閣會議討論決定具體封賞。”

“是…”,張居正嗬嗬笑道,“記得您說過的話,自己定下的規矩,可是不能亂了…”

“對,正是如此…”,彭嶽同樣對張居正報以一笑,“這個頭必須得開好,隻有做好了這個示範,以後才有可能有序地進行發展。”

“嗯,學生記下了…”,張居正點頭應道,心裏卻對彭嶽的一些做法感到奇怪。

自從嘉靖帝朱厚熜駕崩以後,彭嶽手裏握有的實權越來越大,甚至可以說是能以自己的意誌來行事。

有時候張居正會對這個人感到深深的敬佩與畏懼,因為他實在無法想象,一個人能有如此聰明的腦袋和雷厲風行的政治手腕,甚至讓皇帝都感到無可奈何,因為在朝中,彭嶽的“同黨”實在是太多太多。

不過張居正卻不知道,彭嶽之所以會有這種手腕,一是多年政治生涯的淫浸,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後世的彭嶽”向“前世的張居正”學習的結果。

就在張居正懷疑彭嶽有謀逆嫌疑的時候,彭嶽的態度卻又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他先是擴大內閣規模,規定內閣之中必須有九個人,而且這九個人不能直接由皇帝委派,而是由大臣來相互推薦選舉。

彭嶽的這個做法肯定是激起了群臣的反對,因為已經有不少大臣開始懷疑他有謀反傾向了,但是彭嶽手中緊緊把控著禁軍和錦衣衛,誰也奈何他不得。

最後在彭嶽采取一邊拉攏一邊打壓的措施後,終於用強硬手段將這個措施推行了下去。

就在眾人以為,內閣之中的其他八個人都是為彭嶽打工的時候,卻沒想到彭嶽規定什麼事情都必須由內閣全部成員討論決定,以多數意見為準,最後再呈報皇上。甚至就連彭嶽自己提出的建議措施,也常常會被否決掉。

而且進了內閣的成員也嚐到了甜頭,這樣一來,就會有許多大臣轉變態度,支持這個措施了。畢竟大家都是利益動物,有利於自己的事誰不願意呢?隻不過就是皇上有些不太開心罷了。

最近彭嶽又進行了一項改革,規定司法獨立,將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獨立起來,誰也無權幹涉,隻是相關人員的任命要由內閣會議討論決定,而不再由吏部任命。

而且彭嶽最近又將經濟大權交給了張居正,告訴他以後經濟的事就由張居正來做,他是絕對不會幹涉了。

張居正既欣喜又惶恐,因為他實在摸不清楚彭嶽真正的心思,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彭嶽在試探自己,所以他是堅決推辭,但沒想到彭嶽還真的挺真誠,堅決要把權力授給自己。

現在張居正都有些奇怪,麵前這個大爺到底想要幹什麼?如果說他有謀逆之心吧,確實也不向,因為在他自己的努力下,他現在的權力可是遠遠比不得兩年前。

而且在彭嶽的這種努力下,國家確實是漸漸地好了起來,繁榮安定,歌舞升平,基本上沒有出過什麼大亂子,所以張居正也就********跟著彭嶽幹了。

“彭閣老,要不然…那個主管經濟的權力,還是交由您吧,學生真的做不來的…”,張居正低下頭支吾著,再次提出了這件事。

“嗯?”,彭嶽抬起頭凝視著張居正,繼而輕笑兩聲,“叔大,你還是不相信我…”

“沒,學生不敢…”,張居正低聲應道。

“你不必如此…”,彭嶽拍拍張居正的肩膀,“相信我,我沒有試探你的意思,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國家、為黎民著想…”

“你也看到了,我有時候也會出錯,會提出許多蠢意見,所以任何事情,都不能由一個人來獨斷,必須要商議著來,必須要分權。就如同…如同當今聖上,雖是…一代明君,但難保日後的每個天子都能如此聰慧,事實上…當今聖上也不可能每件事做得都對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