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鐵路道口護樁在道口交通肇事中的危害(1 / 2)

論鐵路道口護樁在道口交通肇事中的危害

理論廣角

作者:柴楓

[摘 要]在鐵路平交道口的公路兩側設置的鋼軌式護樁,不僅對鐵路線路及公路起不到任何防護作用,而且在發生交通肇事時是造成群死群傷重要客觀原因。實際案例證明,在道口交通肇事中設置護樁的機動車內人員重傷率、死亡率極高,而沒有設置護樁的客觀上人員傷亡概率顯著減少。

[關鍵詞]道口護樁;交通肇事;作用力;傷亡率

中圖分類號:X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395-01

目前在全路主要幹線上,線路兩側都設置了封閉式防護網,鐵路與公路交叉地段設置了立交橋,從根本上杜絕了鐵路道口交通肇事的發生。然而在鐵路支線,仍存在大量鐵路與公路、馬車道、鄉村路形成的平麵道口,線路兩側亦無防護網,並在平交道口公路兩側都設置鋼軌式護樁。該護樁的材質現全路普遍采用43型鋼軌,後設置的則采用50型鋼軌,其結構是縱向埋置立樁、上部焊接橫樁,上部距地麵平均1米左右,護樁最近處距兩側鋼軌約2.6米。設置護樁的目的在於對鐵路線路及公路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但實際工作意義不大,形同虛設。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穩步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域間、城鄉間和鄉域間的經濟往來日益頻繁,各式機動車已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出行交通工具,但隨之而來的是機動車司機在通過鐵路平交道口時,因不注意了望,沒有遵循一停、二看、三通過的行為規範,而是搶越道口,或在穿越道口時機動車突然出現故障熄火,從而發生交通肇事,造成車毀人亡的慘劇。事故的發生固然與機動車司機主觀上不遵守交通法規有關,但發生事故過程中造成群死群傷的另一客觀原因就是道口護樁。

首先從列車撞擊機動車的作用力方向及運動規律來分析一下道口護樁的危害性:

一、機動車(尤其是小型機動車)在道口處被運行的列車撞擊中部,產生一次作用力,機動車會沿作用力的方向運動,不改變方向,從線路中心排出,不會撞到道口兩側設置的護樁上。

二、大型機動車或小型機動車在道口處被運行的列車撞擊前部或後部,產生一次作用力,機動車會因作用力改變方向從線路兩側排出,這樣就會出現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在道口兩側沒有設置護樁,被撞擊的機動車及車內的人員在加速度下,速度是由快到慢的運動,車體接觸地麵時,地麵對車體產生反作用力,但這個作用力相對較小,這樣一來機動車及車內人員的破損和傷亡程度會相對較低。

另一種情況是在道口兩側設置了護樁,被撞擊的機動車會在加速度的狀態下撞到道口護樁上,產生二次作用力。第一次是列車與機動車相撞的作用力,第二次是機動車與護樁相撞的反作用力,兩次作用力的方向不同,結果也必然不同。在第一次作用力下,機動車會產生一個加速度,速度的快慢與撞擊時列車行駛的速度有關,列車速度越快,被撞擊的機動車運動速度也就越快,而同時車內的人亦以同樣的速度運動。在第二次反作用力下,不僅會對運動著的機動車產生強大的衝擊力,使車體嚴重破損變形,更主要的是對車內的人形成致命的殺傷,使車內人員從車體拋出造成重大傷亡,大大提高了機動車及車內人員的破損和傷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