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區高速公路小橋涵設計研究(1 / 2)

山區高速公路小橋涵設計研究

理論廣角

作者:李慶勇

[摘 要]結合山區高速公路小橋涵建設的實踐,係統歸納、總結、介紹了山區高速公路小橋涵設計的思路與原則。

[關鍵詞]山區高速公路;小橋涵;設計

中圖分類號:TU445.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357-01

1.概 述

山區高速公路的建設是以後我國一段時間內的建設重點。在公路勘察與設計中,小橋涵設置恰當與否,是公路排水設計的重要環節,直接關係到路基穩定及工程的造價。而在山區,因其地形複雜、山勢險峻、坡陡溝深的特點,為高速公路建設製造了諸多困難,小橋涵的正確布設就顯得更為重要。

2.小橋涵布設

2.1總體布設

橋涵選址一般要在地質條件較好、地基穩定的位置,以確保橋涵基礎的穩定和減少基礎加固的工程量與投資。同時要避免因小橋涵位置的不當而造成排洪不暢、衝毀路基、積水淹田或正常交通受到影響等不良後果。在涵洞形式的選擇上要綜合考慮地形與填土高度及工程量、工程造價的因素。在山區高速公路設計中,由於地形複雜,相對高差較大,填方大於20m的路基比比皆是。目前為止涵洞設計還是采用現行規範進行,所以造成結構尺寸特別之大、基礎設計采用特殊的鋼筋混凝土擴大基礎甚至樁基礎,如果高填方路段又是分離式路基則難度更大。而在涵洞的施工中,高填方屬於控製工程,待涵洞施工完畢後將有可能使工期嚴重滯後,這些問題都是選取合適的涵洞形式中不得不考慮的重點問題。

2.2平麵布設

在山區高速公路平麵布設小橋涵時一般要考慮以下原則:

(1) 順溝設置一溝—涵。在地形陡峭山區小橋涵布設一般應順應河溝水流方向,不宜改溝強求正交且路線與涵洞夾角設置不宜過小。

(2) 溝合並減少工程量。在較平坦地方,彙水麵積不大,在不影響上遊河流泄水情況下可將相臨河溝間設置排水溝連接。

(3) 平縱排水結合選擇小橋涵址。

(4) 與實際地形、地質條件相結合。如在連續雞爪溝地形中,在沿路線總坡方向邊溝彙水可行的條件下,可將兩溝合設一個小橋或涵洞。

(5) 涵位高度的綜合考慮

(6) 水塘下遊處要注意考慮。當路線從山坡附近經過,山坡上遊有開挖較大的水塘時,要設置涵洞以防止暴雨時潰壩淹沒路基。

(7) 山區路段山泉的可能情況要加於考慮。

(8) 盡量發揮山區石料豐富的特點,在技術可行的情況下,優先采用石砌拱涵及片石築砌橋台。以上隻是平麵小橋涵布設的一般原則,由於山區高速公路設計中有很多不可預見因素,這就要求在設計中要靈活運用。

2.3立麵布設

小橋涵立麵布設要結合地形、水文地質、路線要求來確定,還要做到進口要順、基礎要穩、出口不落空,同時要滿足設計流量,做到水流順暢。其中的關鍵是進、出口的處理。

2.3.1 緩坡小橋涵布設

當天然河穀、衝溝的坡度較緩時,小橋涵依實際地形設置,按較小緩坡(≤0.3)向上遊延伸設置橋涵底鋪砌,要注意上遊與原來溝底坡率一致。如果從地質條件來看容易產生較大衝刷,則將小橋涵底麵鋪砌標高比原溝底標高降低20cm左右,以保證原溝衝刷後小橋涵底麵不高於河床。當天然河穀、衝溝的坡度較陡(≥5),而小橋涵基礎通過緩坡方式設置時,常用的方式有將涵底砌石處理、涵底台階式布設、調整涵洞方向、進口處開挖護砌、洞口懸空並加以處理等。下麵分別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