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農村經濟發展相關路徑分析
農業政策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受特定機製的影響,因此,農村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農業政策,特別是機製層麵,要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與我國農村實際情況相符的、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體係,才能有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筆者認為要注意下麵這些問題。
1、重視農業政策的引導
發揮農業政策的引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提高要素投入效率,保證做到合理配置農村資源,一是大力改革當前農村土地流轉製度,進一步強化管理土地承包、租賃、轉讓和入股等土地流轉形式,做到土地資源的大量集中,才能提高土地要素利用率;二是進一步合理配置農業財政支出結構,利用有效的財務管理和財務監督等方法,在保證不斷增加農業財政支出的基礎上,實現農村生產性支出、基本建設支出、農業科技開發支出發揮最大效用;三是大力宣傳農村科普知識,使農村具備一定的吸引力,不但可以吸引當地青年回鄉創業,同時加強培訓現有農業生產者,在保證農村勞動力合理轉移的前提下,利用科學技術提高不同要素的利用率。
2、重視農業政策的調控作用
進行農業政策調控首先應該考察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協調不同政策之間的協調性,產生政策合力,一是利用改革和完善當前的戶籍製度,改變工業補充農業等現狀,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問題,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機製;二是利用調控工業用地和農業用地使用情況、統一調配經濟種植和糧食種植的比例、合理分配國家投入和社會投入以及科技投入,努力創建長效農業投入機製,才能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三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建現代化的農產品流通係統,並與當前農產品營銷相結合,減少流通步驟,大量減少農業生產成本,打造運行效率高而費用低廉的農產品城鄉流通係統。
3、重視農業政策的激勵作用
農業政策實現激勵作用就是打消農民的思想顧慮,才能不斷增加農業收入,一是進一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和推行農產品保護價政策,尋求創建二者聯動機製,防止出現較大的變化,使農民能夠長期保持生產積極性;二是發揮農業保險製度的作用,防止農民由於出現自然災害而減少經濟收入,這樣就為農民生產解決了後顧之憂;三是大力改革當前農村金融體製,不但要為農民生產提供充足的生產資金,而且要確保農民合理使用生產資金,才能鼓勵農民進一步擴大生產和增加收入,特別是應該製訂更加優惠的金融政策,在農村發展附加值高的農業生產項目,不但提高農民的農業生產積極性,而且可以保護自然環境。
三、結語
總之,在新的曆史形勢下,當前農業政策對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但同時存在一些需要改善之處,所以在今後製訂農業政策過程中,應該在總結經驗的前提下,努力解決當前政策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建設一套完善的、與我國農村實際情況相符的農業政策體係,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袁天佑,褚小軍,冀建華,王俊忠.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必要性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3(17)
[2]張國慶.發展學基本理論與我國當前農村發展問題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