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體現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隻是將材料內容變成電子版呈現在屏幕上的課件僅僅是省去教師的板書工作,並不能很好的體現多媒體的應用,枯燥呆板的課件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無法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優勢。但同時也不能將課件製作的過於複雜,一味追求趣味性和內容的多樣化會使得學生分散注意力,抓不住重點,影響教學效果。第二在講授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接受速度。教師應避免隻顧教學計劃的完成而機械的快速播放課件,在重難點部分要適當放慢速度並豐富講解內容,讓學生有思考和消化的時間,同時也便於學生做好筆記。不應讓學生為了快速記筆記而忽略講解,造成倍感疲勞停滯思考的低效率學習。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同時也需用板書來強調或補充說明某些知識點,讓學生加強印象,也起到調節作用。第三是課件應及時更新修改。服裝材料的發展日新月異,教學內容也要適應行業的發展,隨時進行修正、刪減、補充等,不斷豐富完善更新教學內容,保證學生接受到最新最實用的知識與技能,及時了解學科前沿動態。雖然製作一個優質精美的課件需要花費較大的時間和精力,但也不能有一勞永逸的思想。
3.優化考核評價模式,培養專業創造人才
成績考核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之一,它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檢驗,而且對教學過程又起到反饋性的指導作用,它的內容與形式影響著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向。優化考核評價模式是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雖然目前很多高校已經從傳統考核模式即期末閉卷筆試發展為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三七開的新模式,但就服裝材料課程來說,這樣的考核設計仍需改進。實踐性與創新性相結合的服裝設計專業需要更多實際性的考評,合理優化考評模式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養成獨立探索與合作研討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一線教學的基礎,隻有通過改革考核評價體係,從心理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才能為後續更深層次的人才培養奠定基石。
在作業布置方麵,教師可以擴充作業形式,如布置搜集與應用作業,搜集作業主要為實物搜集與信息搜集,應用作業為專業設計作業。這樣就可以豐富平時作業內容,增加平時成績比重,變“三七”為“五五”,即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各占總成績的50%。讓學生將學習重心較均勻的分配在整個學期而不是突擊期末考試。在評價體係中,將本課程與另外一門專業核心課程關聯起來布置某次作業,即一份作業兩份成績,既讓學生提高對作業的重視又增強了科目交互性,使得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得到檢驗。
4.結語
服裝材料學的基礎性和重要性是服裝教學領域眾所周知的。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藝術類學生因其自身特長與背景和工科生有所不同而需要符合其特點的服裝材料學課程體係,但無論是教學體係、教學方法還是考評機製都需要改革創新。因此,在教學實踐的探索中,教師需要運用科學的教學體係,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與考核機製,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與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呂航,賴秋勁.服裝材料與應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曾家駒.應用型人才培養必須走改革創新之路[J].中國高教研究,2001(2).
[3]李中元.服裝材料學教學方法淺析——基於服裝藝術設計專業[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6).
[4]李豔梅.《服裝材料學》課程的教學實踐與探討[J].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2007(2).
[5]朱敏.現代教學方法發展的趨勢性特征[J].外國教育研究,2001(4).
[6]羅軍.服裝材料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學論壇,2013(5).
[7]姚桂珍,錢旻.服裝材料學的教學模式改革探討[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4).
[8]許穎琦.實踐性教學在服裝材料學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教研版),2012(11).
基金項目
江南大學2013年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GB201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