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提醒(1 / 3)

此時的張亞東正站在堂前,整理自己的衣衫,他是初到長安,對長安的一切都很新鮮。長安是個權貴雲集之地,在這個王朝的中央獲得一席之地,正是他所夢寐以求的。難得遇到禦史大夫的瓊林宴,可不得好好珍惜?

“張郡守。”

正當他美美的做著白日夢的時候,一聲威嚴冷峻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嚇得忙轉身看去,隻見一紫衣男子出其不意的從左麵的內室撩簾而出,是丞相!此人正是當朝丞相劉一山,自大漢建朝以來最年輕的丞相——年僅二十歲。

“丞相大人!”張亞東立即俯首帖耳大聲驚歎道,“丞相光臨寒舍,真是令臣不勝榮幸!”他還沒問劉一山是怎麼從後麵出來的,就聽劉一山淡淡一笑道:“郡守,莫嫌本相唐突就好。”

郡守!郡守!其實他已經是郎中令了好不好?一句一句的稱郡守,倒像是有意在提醒他之前的身份。弄得這張亞東格外的尷尬,連聲道:“哪裏哪裏,丞相大人親臨寒舍,是在給臣臉上貼金,怎會有唐突之說呢?隻是、、、、、、隻是、、、、、、其實臣~已經是郎中令了。”

“哦對!已經是郎中令了,看我這記性!那麼~郎中令大人,初任有何感想呢?”

“這、、、、、、還不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他指了指屋頂,卻仍舊抱拳弓著腰,一副奴才相的對著劉一山,笑起來的樣子就像帶了張喜劇麵具一樣滑稽可笑。

“那不知這餡餅,掉的夠不夠重呢?”

“額、、、、、、”張亞東以為劉一山是在問他初上任事務是否繁忙,便答道:“臣雖然以前是文官,但對出任郎中令一職也還得心應手。”

“看來散公從中出力不少。”

“可不是嗎,但是往後這一切還得仰仗丞相才好。”說著便叫身邊的下人從屋裏拿出了一箱金子雙手捧著呈遞在劉一山麵前。這張亞東雖然"俗儉嗇愛財"多巧偽,為了升官發財,這點錢他還是拿得出手的。

劉一山毫不在意地看了一眼,悠悠道:“郎中令意欲何為?”

張亞東聽了,心裏微微的有些發抖,可他又不想表現得太過無能,何況,如今朝中勢力一分為三,從他被散益生舉薦成為郎中令,就已經被自動劃入散益生一派了,正好與劉一山敵對,隻怕今日就算不得罪他,明日也會為他所害。便直言道:“臣哪裏是想做什麼?不過是官員之間禮尚往來罷了。”

“這麼重的禮有給散公送過嗎?”

“自然,禦史大夫對臣的恩德形同再造,哪有不謝的道理。禦史大夫收下了臣的禮物,對臣提攜有加,是有主仆之情;丞相大人質疑臣,是因為丞相清廉,可見我朝得上天眷顧,降聖賢以治天下。能夠見識到三大朝臣裏的兩位英豪,澤沐於臣,是臣莫大的榮幸。”張亞東再次垂首道。

“方才你說與散公有主仆之情,不知這主仆之情發端於何時?”

“這?”張亞東有些為難了,他原本隻在上京述職的時候見過散益生幾次,彼此連一句話都沒說過,哪知道這禦史大夫會突然心血來潮奏請他為郎中令呢?早前接到懿旨時,他是又驚又喜又慌又懼的,所以一來長安就派人打聽了這事。

原來,前不久丞相申屠嘉暴斃後,皇後李氏提出要立時任丞相長史的劉一山為相。本來丞相之位一直由禦史大夫或太尉繼任,不然就是擁有侯爵的人才能繼任丞相,如此封一個沒有任何爵位的長史為丞相,實屬大漢建朝第一回!因此遭到朝中多數重臣的極力反對,其中,那禦史大夫見其他大臣直陳利害卻沒能動搖皇後的決心,便提出要立從未參與中央朝政的蜀郡郡守為郎中令,說:“皇後殿下如此行事,容易引起上行下效,若皇後殿下執意立劉長史為丞相,那麼——臣請立,蜀郡郡守,為郎中令!”於是不日,皇後李夢憶便下旨立他做郎中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