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融會文化精粹 構建百億企業(1 / 2)

融會文化精粹 構建百億企業

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科學發展 推動跨越 同步小康

作者:葉蓁 吳誌清

產能規模不斷壯大

經濟效益持續增長

:茅台集團技術開發公司與茅台集團是什麼關係,成立至今經曆過哪些變化?

李明燦:茅台集團技術開發公司(下稱技術開發公司)成立於1992年,屬於茅台集團的子公司,是原茅台酒廠實行“一廠多製”即混合所有製組建的企業,茅台集團“一業為主,多種經營;一品為主,多品開發”戰略的具體體現。

回顧公司發展曆程,經曆了早期單一生產濃香型白酒;而後發展為雙柔(柔和醬香和柔雅濃香)並重,同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食品發酵研究所展開以柔和醬香標準定型和“陳年酒”定級、監管標準為課題的科研項目合作;再到公司產業結構由單一的白酒製造向上下遊一體化產業協同發展三個階段。

依托於茅台文化,技術開發公司經過20多年的發展,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重大跨越,產能規模不斷壯大,經濟效益持續穩步增長。特別是近年來,公司加大技術研發,在做大做強白酒主業的基礎上,整合了印刷、包裝、金融等一體化產業領域,混合所有製經濟健康發展,目前擁有全資、控股、參股公司8家,“經營多元化、產業一體化、發展集團化”格局已初具規模。

:2013年,技術開發公司銷售額達到6億元,銷售量突破13000噸,上繳稅金1.5億元,取得這樣成績的原因有哪些?

李明燦:這些成績的取得,一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顯著提高為各行業發展提供了發展機遇,如西部大開發戰略,以及省委、省政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一係列政策措施,還得益於茅台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茅台品牌的號召力以及一脈相承的文化理念。

二是公司不斷完善內部體製機製。公司通過優化企業管理,提升各部門的工作效率和能力;通過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創新人才引進機製,不斷優化員工隊伍結構;推進實行“崗績工資製度”,有效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創新意識。

三是堅持質量“一票否決”製,以質量管理體係為根本準則,保證產品質量為導向,食品安全為重點,強化質量意識,狠抓質量管理。

四是加強市場營銷工作,不斷創新營銷模式;以國際領先並與本土文化相結合的營銷理念實現重點品牌的涅槃新生;增強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意識,強化市場調研和市場監管工作,嚴厲打擊各種假冒侵權行為。

五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夯實發展基礎,目前已具備年產約2萬噸成品酒的能力。

六是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提升核心競爭力。公司秉承茅台酒傳統釀造工藝,在傳承國酒茅台文化精粹的基礎上研發出柔和醬香和柔雅濃香新香型產品,使“雙柔”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公司建立了技術中心,加大對白酒新技術、新工藝以及上下遊一體化產業的科研投入,同時與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建立多種形式的科研項目合作關係。

加快轉型促跨越發展

保持和創造競爭優勢

:中國白酒行業已進入調整期,將呈緩慢增長的發展態勢。能不能判斷一下今年白酒行業的走勢?

李明燦:中國白酒行業在經曆了大約10年的黃金發展期後,在國際國內宏觀經濟環境、政策以及行業發展要求的影響下,進入行業調整期。

我仍然看好白酒行業的未來發展。正如茅台集團董事長袁仁國所說,白酒行業有四個沒有變:“一是白酒作為中國人情感交流的載體沒有變;二是白酒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符號之一沒有變;三是白酒作為中國人偏愛消費品沒有變;四是中國人消費白酒的傳統風俗習慣和文化習慣沒有變。”許多白酒同行正以向世界頂級酒企看齊的態度積極創新經營管理,謀求更大的發展。

今年白酒行業可能會發生格局的調整,白酒企業的業績將出現分化,小品牌資金壓力巨大,生存麵臨困境,具備品牌優勢的全國性酒企和具有渠道優勢的區域性酒企可能會有更多的競爭優勢,成為行業下一輪發展的引領者。

:後續的發展怎麼樣?

李明燦:麵對新的形勢,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提出要加快轉型,我理解:“轉型要先探求‘型’,再謀求‘轉’。不能定型的轉,是瞎轉;轉向根本達不到的型,是務虛的型,不可取。轉型考驗企業的大智慧,更要求有務實的作風。”當前,白酒行業正在調整,企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不能局限於原有的模式,對技術開發公司而言,將加快轉型步伐,深化改革,大力推動白酒主業和一體化產業發展,保持和創造競爭優勢。